【R】
今天,我们身边经常会冒出来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它们简陋、晦暗、虚张声势,甚至包藏了很多骗子的诡计。就像一片原野上来了一群来意不明的陌生人,临时胡乱搭了一些粗制滥造的帐篷。
不要忙着去驱赶和斥责它们。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有些概念,说着说着就偃旗息鼓了。里面的人渐渐搬到了别处。概念变成了空洞的废墟。没什么可惜的。
【I】
其实有些概念是好是坏是基于我们的判断力是不是正确的,一般来说如果产生莫名其妙的概念那我会去思考怎么样把空洞的概念转换成为可实操性的知识点。
【A1】
在以往读的书的过程中突然有这个概念进来我脑子里那个概念进入我脑子里,这就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信息混乱”,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读任何书都会混淆概念,概念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而且我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在人前班门弄斧书籍里的精华,结果讲不到点子上。
【A2】
读了这一章节后我发现自己认真对待粗蔬的概念,因为它们带来新世界的消息,不仅仅是要认真对待,更重要的是要知晓中庸背后的含义。
孔子所提倡的“仁”就是体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社会中都要体现一个“礼”字,在余秋雨《君子之道》这本书提到:“中庸思想要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那也就是说,把两端掌控住了,只取用两端之间的“中”,才可能有利于万民。这个“中”,就是处于中间部位的一个合适支点。这个支点不同于两端,却又照顾着两端,牵制着两端,使两端不要“悬崖滑落”。因此,这个“中”,不仅避免了两端的祸害,而且也挽救了两端,所以成了最高道德。”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生活家庭中要有一个平衡点,也不是事事都是平淡的,如果说因为家庭忽略工作,那我就要通过工作找回平衡,这“仁”都作用则体现出来了。
如果生活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会从书中寻找答案,其次再理解书中的答案是怎么样的,先用抽象的概念在书中寻找答案,找到答案后则是用具象的概念转化。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方法,有时抽象并不是坏事,反而可以在另外的角度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