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入职一年的教师,回首一年前的我 ,还是刚从学校毕业的一名学生,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老师,有不适应,怀揣着即将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兴奋,又面临着从学生到老师,新角色转变带来的挑战。即将开学,以一名老师的身份重新回到学校,又为这新的学期,新的篇章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我有时候在反省我自己有没有做到一个有温度的班主任呢?那即将迎来新的学期,新的学生,我又该怎么去做呢?
回想到去年期末考试前,参加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线上培训交流会上,心理学专家杨教授说过“教师,就是点亮烛火,光耀世界!”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我感慨万分。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是孩子们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我们是引领者、倾听者、托举者、摆渡人。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于是,老师可能是陪伴他们时间最多的“重要他人”,在孩子们心目中,老师是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知心朋友、人生导师、榜样偶像……作为一名合格的科任老师兼班主任,我们必须随时切换角色,并且扮演好任何一个角色;必须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能够实事求是地从孩子的成长出发,用我们的爱心和温暖去做一个有温度的领路人。看着孩子们每天平平安安上学,开开心心回家,一个个孩子行为习惯有所养成,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多地感受到作为老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在会上,杨教授有个提问“你还记得被学生感动过的画面吗?”我在脑海里立马想到了我们班上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个子偏高,白白净净的,却是我们班最贪玩的孩子之一。就在今天,我听到孩子家长告诉我,说孩子在家里跟他们说“老师好喜欢我,是真的喜欢我,不是假的喜欢,他经常把我的手拿着教我写字呢!”听到这句话,我真的有触动,我被这个小孩感动了!原来我一个小小的举动、一个作为教师该有的动作,竟然会印在他的脑海里,他还经常在家里为此高兴。在我看来,他特别贪玩,有时候写作业如果不看着他,他可能一天也写不了一句话。就是这样的一个爱贪玩的8岁小男孩儿,他也有他细心和让人感动的时刻。所以,每一个孩子都是降临在我们身边的天使,我们不能小看任何一个孩子的能力,也许他现在还没有达到你预期的目标和取得应有的成就,但是,你要相信,只要他在进步,终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颗最亮的心!
这一年的接触中,我们班另一个贪玩的孩子吧!这个孩子是班上最小的一个,可是却比其他人都要顽皮。在他身上,我们两位老师花费了太多精力,使劲浑身解数,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在习惯养成的基础上他还能学到该学的知识,可是这个孩子至今都还进步不大。有一次我问他“你是不是很讨厌老师?”他摇摇头,我接着问“那你觉得老师平时批评你是对的还是错的?”他马上回答“是对的呀!”“既然你知道你错在哪里,那你是不是要改正呢?”我又问道,孩子小声地回答“我不应该总是贪玩和偷懒,我要好好学习。”说完,他就哭了。从孩子的眼神里,我读懂了他的无奈和期盼,其实他也想好好学习,只是他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爱贪玩,他也想同其他同学一样取得好成绩可却总是力不从心。所以,孩子的成绩并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分数,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而面对错误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分析,不断反省,进而在错误中认知自己、反思自我、不断成长。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在错误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的自尊,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同学的尊重,老师的鼓励,孩子们就像一朵朵绽开的花儿,越开越美,越美越甜!
我们接触得最多的是学生,也是孩子,他们对与人生的认识也只是刚刚开始。想要让学生信服你,就要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效果。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于孩子们来说,你的一句话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播撒知识的同时也要把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
说了过去,也要有新的思考,保持上进,努力出发。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须先为人示范。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新的时代,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自己要关注、重视自己的需求与经验;努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自我有意提升技术素养,力争成为适应性专家。
也要关注、重视自己的成就与情感需求。教学是需要高度认知与情感投入的工作,如果没有更高的成就(职业)目标,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感受到积极的情感回报,即教学无法满足个人的成就与情感需求,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自然会丧失学习的动力。
多一些第一次尝试,我会尽心尽力。在未来路上,我想尽力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加油,自己!
我也要认识到自身经验的局限性,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理论知识、他人经验的启发。在接下来的成长历程里,也希望我可以在思考中进步,收获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