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过一句话:“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随着的年龄增长,我开始经常思考这句话的含义,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为了吃饭?显然不是。为了孩子长大成人有出息吗?可是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离开。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然而即便你做的再好再完美,依然会有人对你不满,况且,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活,是多么幼稚而可笑的事呀!
最终,我坚定了一个方向:人,终究是要为了自己而活!但是,怎样才算为自己活呢?一味的追求吃穿用度显然不算,毕竟,我们每个人一生能吃穿消耗的物质是一定的,最后谁也不会比谁多吃多用太多,这么来说物欲的享受能带给人的欢愉非常有限,正如我们第一次吃豪华自助时欣喜雀跃叹为观止,吃多几次慢慢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了。
我始终认为,人是应该有梦想的。这个梦想又与幻想、空想不同,真正的梦想,一定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付出去一步步实现,可以真正落实在每年每月每天每一刻的生活中,可以指引人不断攀援,即便在生命的低估,眼前昏暗无光满是荆棘看不到出路,但是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会始终坚定执着前行。
一个人要拥有梦想不难,难的是真正的踏出寻梦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行动,再多再大的梦想,都无一例外需要实际行动的支撑,否则,就真的只是空想与幻想。
儿时的我,非常热爱阅读写作,大人们也都称赞我以后可以写文章当作家,怎奈那时年幼并未在意。直到近两年,工作十余年后的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即将踏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行列之际,我回首过往,猛然发现自己的前半生竟然过得随波逐流毫无趣味,再望望四十岁后一眼即穿的中年老年,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不断袭来,不要!我不要继续重复这种日复一日平淡日子,即便前半生已经无法改变,余下的几十年我还有机会去实现最初的梦想:当一个作家。
是的,也许很大的可能,我这辈子都会在梦想中度过,直到离开人世那一刻也未能如愿。只是,不喜任命的性格催促着我,必须要做出实际的行动,让往后余生都向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奋进,落实到每一天,我开始发现时间不够用,慨叹原来在办公室里刷剧玩手机的日子真是浪费生命!我读的书太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少,这些,都需要我从此刻开始,立刻、马上去做、去学。
据研究,人一生中有五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分别会因为太年轻和太老而把握不住,中间一次又往往会因为没有准备而失去,最后,一个人真正能改变的命运的机会,其实只有两次。有的人抓住了其中一次就成功了,有的人两次都抓住了,而有的人因为没有梦想浑浑噩噩,每一次机会都抓不住,最终只能郁郁终老。
想到这里,我愈发觉得机会有限时间紧张,也许之前我已经错过了一次两次甚至三次机会呢?所以,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立即行动,踏上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拼搏之路。
我相信,实现梦想最好的时机是年轻时,其次,便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