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做过的事

跟颜老师的一次闲聊,我由最初的不在意,然后是惊讶,最后变为了感动。

一个客户的到来打破了办公区的安静。

“谁带有指甲钳?”

“没有。”我率先回答。

“剪刀也可以。”客户又说。

“没有哦,有一把小刀。”我尽力补充道。

“不要小刀,你是不是有?”客户转头看向没说话,却在认真听我们谈话的颜老师。

“呵呵,我是有指甲钳,你怎么知道?”颜老师低声道。

“你的表情出卖了你,快点拿出来嘛。”

客户的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高兴的走开了。

“你新买的指甲钳?好像上次有个客户也问过。”我漫不经心地问颜老师。

“是啊,上次有客户问,后来我就买了一个放这里,想着比较常用的东西得备着。”颜老师低声回答。

“ 不错哟,细心周到。”

“这没什么呀。下雨时,我还会带两把伞出门。”

“为什么呢?”我疑惑道。

“万一别人需要呢?”

“别人需要,你就把伞给他吗?万一不还回来了呢?”

“不还,就算了,一把伞而已。”

“你是真大方,那你得买多少伞屯着?”

原来颜老师除了平时反应慢,还傻里傻气的。

“我住在湖边,经常看到没带伞的路人被雨淋。所以下雨的话,我就会出门,顺便多带一把伞。”

颜老师依旧低声说着,语气慢条斯理、沉稳从容,仿佛这是理所应当的事。

“就为了给没带伞的路人?”我诧异道。

“是的。”颜老师回答得理所当然,简短有力。

我有些动容,也有些尴尬,为缓解气氛,我说:“颜老师,你真是一个大善人。我之前从来没碰到像你这么热心的人。”

说到最后,扪心自问:如果生活中真遇到陌生人给我雨伞,我可能不一定敢收。

第一反应是拒绝,因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怀有某个不纯的目的?要不然,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帮助我?

习惯性拒绝,习惯性怀疑,习惯性恶意揣测,这是我潜意识做出的第一判断。

仿佛任何人和事都应该是有利益关系的,要不根本没有理由去做这事。

当习惯性把事情复杂化,习惯性做一件事需要理由时,就会忽略它的本质——只是单纯想做一件事,无它。

颜老师看我好似不相信, 真诚地说:“我记录过一次送伞的事,给你看看,还有1万多人浏览了。”他一边说,一边把手机放我桌上。

视屏中,小区门口,两个约摸60多岁的老人,头上各戴着一个塑料袋挡雨,身上的衣服淋湿了一些。

此时老太太正举着一把雨伞,和老伴对着视频拍摄方向由衷的表达着感谢。我听到了颜老师的声音,他催促老人先回家。老人笑呵呵地询问颜老师的联系电话,然后离开了。

视频不长,老人的笑脸却在夜色中熠熠生辉。

颜老师做的这些事,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做。生活中的我更多时候是带着防备,被动而漠然;而颜老师,心是打开的,热忱而美好。

颜老师展示的助人精神,使我更愿意相信:生活里存在纯粹的善意和温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