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周,这是作业打卡的第二周,当然,这也是成为思维导图应用者必经之路的第二周。这一周真的可以说是“看得见的进步”!
在这周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想,可以是这四方面:
1.越变越宽的应用领域
在第一周结束的时候,我观察过,发现我们的导图大部分都有围绕在工作之上,比如一些工作的记录,一些工作的思考。这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但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思维导图也只能用在这些地方。
在第二周,各种各样的应用领域多了起来。有关于工作中的会议,比如说会议的策划,会议的记录;有关家庭的家务,比如如何烧龙虾?如何做驴打滚儿,非常有趣;还有关于个人学习的,比如,如何应对考试,如何看一本书。
这是个越变越宽的应用领域,如果这时候再问伙伴们:思维导图可以用在哪里?大家就可以这样回答:只要你在动脑,你就可以用思维导图。
2.越画越美的导图呈现
在第一周的作业中吴康为代表的几位伙伴是特别有绘画的才能的,而又经过了第二周之后就会发现,许多伙伴的绘画技能都有了提高。画出来的思维导图赏心悦目,让人看得有些上瘾。
举些具体的好的地方。
1)图像,大家画的导图中的图像更加形象,不仅形象,还能够感觉到这些图像能够传达的一些重点的意思之所在。
2)颜色处理,经过又一周的学习,颜色处理更加得心应手,颜色缤纷多彩,而且更加的合理。
3)导图整体布局,第二周给我的感觉是大家的导图画出来,更加有全局感,布局更加具有整体性。
4)层次丰富,可以在第一周的思维导图发现思维导图的层次总是停留在三层左右。第二周之后我发现都可以延伸到很多层(>4层),整个画面被填充的饱满了。
3.越用越精的应用技巧
思维导图的几个关键应用技巧,在第二周被大家应用的越来越娴熟。
首先是关键词,关键词的规则被遵守的越来越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关键词用熟练了真的是可以达到信息减量,拓展思维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一张思维导图上面的关键字字数非常有限,却能传达出丰富的意涵,这就是因为大家把关键词变得越来越精炼,同时越来越精准了。
第二,是思考模型的应用,不管是5W2H,双值分析,PDCA还是其他什么思考模型,应用在思维导图之中都会发现它巨大的魔力。我们可以利用双值分析来做一个家庭的计划,我们也可以利用双值分析来决定工作之中的一个重点。
第三,功能性位阶的使用,它在思维导图之中被称为难点之一,当然功能性位阶的作用非常的强大,它可以打开我们思考的自由度,让我们的思考自由奔放,同时在呈现方面更富有逻辑性。第二周的打卡作业,体现的功能位阶节特别多,能够看到大家把,思维导图的功能性位阶应用得越来越熟练了。
4.越来越好用的大脑
随着大家的思维导图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呈现的思维导图越来越美,应用的技巧越来越精,能够感觉到伙伴们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出现高效的结果。
比如,在会议室中的发言和记录,可以把思维导图作为发言的准备工具,当我们把思维导图画好了,发言也就规划好了;又比如在家庭的规划和角色上面,以前的争论不休,或是冲动决策,都应该少了很多。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有伙伴们已经开始主动应用……这些都是能够使我们变得更加高效,更加聪明的举动。
这些改变来自于我们思考能力的增强,大脑被很好的锻炼了,思考变得越来越全面而又迅速。
这些都是第二周的打卡带给我们的进步,而这些看得见的进步来自于看不见的努力。
最后,用吴康的学习感受总结一下这些看得见的进步给伙伴带来了的变化:感觉在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广泛的应用到思维导图,遇到难办的事情,总是不自觉的想画个图,有时要跟别人沟通,说不清楚的情况下,先上图吧。
当然21天打卡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小伙伴们也在咬牙坚持,对此我是感同身受,同时,也是想以此文,让大家看看我们取得的成就。
伙伴们,让我们继续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