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悟”简单的定义为“受苦的终结”。它其实是一种简单的与本体合一的自然状态。它是一种与不可衡量的、不可摧毁的事物相联系的状态。它其实就是你自己,但又比你更伟大。它找到了超越你名字和形象的真正本质。如果你不能感觉到这种联系,你就会有一种与自己以及与你周围的世界相分离的幻象。你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孤立的碎片。然后,你内外部 的恐惧、冲突和矛盾也随之产生。
本体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本体,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它。重新觉知到本体,并保持这种觉知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开悟是一个圆满的境界,合一而和平,与生命以及它所显化的世界合一,同时,与你最深的自我的未显化的生命,也就是本体合一。开悟不仅是痛苦和身心内外冲突的终结,也是思考的终结。
2、体验本体在现实中最大障碍是认同于你的思维,它使人们进行强迫性的思考。不能停止思考是一个可怕的烦恼,由于几乎每一个人都遭受着此种痛苦,而我们又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这就成了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种不停的思维活动使你无法达到内心的宁静状态。同时,它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不断投射出恐惧和苦难的阴影。
每个人脑海里都不自觉得有一种或几种声音,这是我们不自主的思考过程。有时这种声音还会伴随着一些视觉意象或“心理电影”。即使这种声音与现在的情况相关,它也会以过去的形式来解释它,这是因为声音属于你被制约了的大脑,它是你过去的经历以及你继承下来的集体文化思维模式的结果。所以,你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这个声音是人类自己最大的敌人。许多我在大脑的折磨下度过一生,任由它攻击、惩罚,并耗尽生命的能量。这就是数不清的灾难、痛苦以及疾病产生的原因。
3、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开始就是认识到你不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而是作为一个观察者的临在倾听你脑袋中的声音。
当你在倾听思维时,你不仅意识到了这种思维,而且还意识到了你在观察这种思维。这样,一个新的意识层面产生了。随着你倾听思维,你会感觉到在这种思维之下或之后的一种有意识的临在,那就是你更深的自我。于是,这种思维丧失了它的力量而且很快地消散,因为你不再通过对思维的认同而为其注入活力。
当一种思维止息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思维空白。首先,这种空白是短暂的,但是渐渐地它们会弯得长久些。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在内心会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二为一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开始时是模糊的,多加练习后,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
当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可以创造出无思维空白。
迈向开悟之途最为关键的一步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每次,当你在思维中创造空白时,你的意识就会变得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