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许多观点都来自于权威。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能跳脱出“先人权威”的很少,大多实在“权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而成一家之言。
人们往往很难跳脱出真正的权威,就像人们会沉迷于某种学说一样。所以不必哗众取宠的说“我们要推翻权威!”
但要明白,相信不是盲从。我们的头脑应该保持清醒,盲目会让好的事变坏,让坏的事变得更坏。我们不能迷信权威,当它开始偏离实际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能牵着鼻子走。
我身边有这样的人,对于所谓的高材生马首是瞻,说什么技不如人,所以无条件相信。他的相信缺少基本价值意义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一直持一种做事要时刻保持分寸的态度。事做过了头就成了盲目,就会与初衷背道而驰。物壮则老,大刚则折,大柔则废。因为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即庄子的“人生有涯而学也无涯”,所以我们有限的时间里很多时候依赖权威性的理论。正因如此,很多人就给自己大脑放空,盲从于权威。
当然也有另一种极端,就是主张争辩。有这样一种说法:有意义的争辩可以出真知。
其实我极其认同,但我还是持有做事有分寸的原则。一旦沉醉于这种理论,容易在有意义和无意义之间摇摆,很可能脱离“有意义”的界限而不自知,以至于出现“杠精”之类的举动。
也有人很抵制所谓的谁谁谁说,谁谁谁说。实际上不能全部乱棍打死。提出名人说的话很多时候是人们表达自己立场的好办法。比如提到孙武,吴起,人们脑子里就有一种轮廓。提到商鞅,最直接的映像就是变法者,从他们嘴里说的话就带有他们的个人特质,而我既然持有与他相近的看法,为什么不用他的话呢?明明可以简洁又明确的表达,非要自己巴拉巴拉一大堆,说的越多越容易出错。而这种名人说之所以被抵制,是因为有人总是拿着这些人的话显学问,逞威风。明明从来没去理解,还要在一些看起来相似的场合说出来,好像自己博学多才,所以惹人反感。我们知道,没有真正完美的“圣人”,所以不论是口碑极高的人还是功业累累的人,出于自身原因也好时代局限也好多多少少会有不合“当下”的错误,所以名人的话未必就是牢不可破的,不能总是拿着谁谁谁说来压制别人。举个例子:两军交战,敌方人数比我军多十倍,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我军训练不足,装备破烂。这时候我军明明能够撤退,将军却嚎着:“马服君赵奢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兄弟们跟我冲啊!”
我们都知道,赵奢这句话不是决胜万金油,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达成效果的一个方法。可不分青红皂白遇到敌人就搬出来,自己把自己玩死就算了,还连累别人。所以我们要明白,名人的话不是绝对的真理,即使是原则也会有例外。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任何事要点到为止,不要在轻易边缘试探,因为我们很难保证我们的头脑时刻清醒。
文/惠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