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9日,第九天
读《经典常谈》第六《春秋》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它的记事方式是按照年月日来进行编排的。这在历史学上是一个重大的发明。他这使历史更系统化,增加了它的确实性。《春秋》以鲁国的纪元为纲,记述了当时各国的事情,所以说它也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关于它的成熟原因,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个猎户打到一只从没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不祥的东西,将他扔了。这个传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呀!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君在位,天下太平他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看到已经死去的麟。孔子结合当时的史实,伤心的痛哭起来。他为这个麟生不逢时而伤心,也为周朝伤心,更为自己伤心。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生周游列国,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得不到施展。可能是自己的空话不能打动人,所以他想修一部《春秋》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于是,他就和弟子一起修订了这部《春秋》。
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个是证实,一个是劝惩。《春秋》更注重的是劝惩作用。其一,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其二,夸扬霸业,推崇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统一的思想。其《春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传分别是《公羊传》《榖梁传》和《左传》。其中《公羊传》《榖梁传》以解经为主,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左传》做却以叙事为主。
后世比较推崇的依然是《左传》。杜预作《春秋序》说《左传》“其文缓,其旨远”意思是说其文笔比较委婉,其主旨比较含蓄。这就奠定了《左传》不但是史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对后世影响最大。也是《春秋》最重要的代表。要读春秋,就从《左传》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