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和目标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大部分人回答目的时很清晰,回答具体的目标时反而含糊其辞。
目的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更高的收入、更大的名气、渊博的知识、平静的心灵都是目的。
而目标包含了行动之后的具体结果。明年收入增加30%,积累1万名粉丝,考上北大研究生,每天生气不超过3次,这些都是具体的结果。
什么是SMART法则?
案例:吃火锅
目的是和老朋友们联络感情
目标是和大家一起吃个饭,聊聊天
用SMART法则来拆解的话,就是:
具体目标: 在周末的时候请几个互相认识的老朋友一起吃饭。
可衡量:和几个朋友吃饭?吃多久?聊多久?
可否实现:交通方便嘛?时间上凑得齐吗?你的预算请得起吗?
相关性:吃饭是联络感情的方法,一起打架就不是。
截止日期:是这周请还是下周请?是吃午饭还是吃晚饭?
SMART法则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过去人们没法把目的转化成可实现的目标。那SMART法则刚好从五个维度上帮你把目的具象成了可操作的目标。
文字表达时,如何使用Smart
目的:通过写作获得更高的收入:
具体目标:通过一篇卖货文取得更多的收入
可衡量:还原用户遇到的问题,给读者展示产品的独特功能,激发阅读者的购买欲,实现销售额比上周增长20%。
可实现:将文章投放至哪些平台?阅读量提升多少?转化率提高了多少?
相关性:
相关性在这里指的是内容要和读者相关,因为读者才是能够帮你实现最终目标的人。
根据这条,前面提到的“提高收入”的例子,我们又可以进一步细化目标,改成:“还原用户在潜在的使用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描摹他们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给读者展示产品的独特功能,激发读者购买欲,实现销售额比上周增长20%。”
刚才这段话里面,在潜在的使用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描摹其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说的就是怎么样和读者建立起这种相关性。你要让他感受到用了这个产品,到底能收获什么东西?这个文章最后才能促进某种行动。
截止期限:
目的和目标还有一个重大的区别,在于时间。你可以用5分钟写一条朋友圈,也可以用30分钟写一封邮件,也可以用一辈子写一部小说。
你可以用5秒钟、5分钟、5小时或者5天,来说服一个读者,这都是有可能的。只有明确了时间限制,目的才可能变成可控制的目标。
我们还以前面说的“提高收入”为例子,那我们的目标又可以进一步明确为:
“在5分钟的阅读时长里,还原用户在潜在使用场景中遇到的问题,描摹其生理和心理感受,给读者展示产品的独特功能,激发读者购买欲,实现销售额比上周增长20%。”
每一次在写具体的一篇文章之前,我建议你一定要用这样的一句话,把你的目标明确下来。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定义写作目标的通用句式:
在多长的时间内通过多少字数,通过什么路径,运用什么方法?是什么对象?在什么场景下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进而促成什么可衡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