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句话,说的是小时候是词不达意,长大后是言不由衷。
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还是很有感触的,想想成人的世界,可不是这样嘛。
不过,再回头想想我自己,好像又不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有这个毛病:一直都是词不达意。
说话也条理性差,别说口才了,连完整的意思都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有时候我说一大堆了,别人还是 没听明白我在说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晚上在地下车库跳绳碰到教授的时候,又聊了一下。
我说:教授,您说,我这个说话,一直有词不达意的问题,再加上普通话很不好,一口山东腔,这么多 年了,一直没有啥改善,还有机会改变吗?
他说: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改善?那你为了改善,做了哪些努力?
我说:嗯,这个.........,您这么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好像只有想过改善,没有真的实践过哎。
他说:你看你,都是只停留在嘴上,没有行动,有啥用啊。
我说:哈哈,确实是理论太多了,没有真干过。
他说:就像我之前跟你说的一样,先做100遍之后,然后再说其它的。
我说:好的,记住了。那您说,要想改变这个毛病,最好的办法还是跟着一个师傅学呗?
他说:那是当然啊,普通话虽然很难再练出来了,不过,训练一些说话技巧,最起码说话条理清晰,让 人能听明白,这点还是能做到的。经过两年的训练,应该能练的不错。
我说:别看平时吹牛逼一套一套的,真的要去找师傅学习,还是很胆怯的,心里害怕别人拒绝。
他说:你怕个毛?你不去学习,两年后,还是这个样子。努力训练之后呢,接着就改变了。
我说:也害怕人家拒绝咱。
他说:那是你没有拿出应该有的姿态。
我说:正确的姿态,应该是什么?
他说:求人要有个求人的样子。
刘姥姥是正面案例,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凤姐和鸳鸯拿她开玩笑取乐,她就配合。最 后打到了秋风,改善了生活。
这就是:“拿你有的,换你要的。”
反面案例是齐国那个人,快饿死了还嫌别人态度不好,不食嗟来之食,那就饿死好了。
求仁得仁何所怨?
我说:还真是这个道理,我应该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过,还是怕学不会,感觉自己太笨了,反应慢,思 维愚钝,练口才,真是难于登天。
他说:你这是犯了另外一个错误,还没开始呢,就打起了退堂鼓。
我说:心里打怵,一是想到找师傅比较困难,二是怕练不出来,浪费了人家师傅的时间。
他说:你的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问题。
首先,如何找到想要学习的师傅?很简单嘛,你看周围的人,谁说话比较利索,从不拖泥带水,言简意 赅,你感觉口才比较好的,层次明显比你高的,那就直接拿出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的目的,只要是你 真心想学,没有人会拒绝你的。
其次,就是你说的困难,学不会的疑虑。
我借用梁永安老师的一段话:
“你感觉要完成一个很大的事情很难很难。但是再难,它也是一天一天来 完成的,每一天来到面前的事情都是具体的。那个大事情你用自己的力量去对比,你完成不了。但是你 一旦把它放到每一天里面,你是可以把它走过去的。很多人被吓倒,就是被整体吓倒。”
不要总是去想 整件事多么复杂和困难,然后给自己徒增焦虑,把它切分,放到每一天里,只要今天完成了这一部分就 值得庆祝。
蚂蚁啃大象,终有成功的一天。
我说:懂了,就是把大目标分到每天去,只要每天都有收获,那积少成多,终归会改变的。
他说:其实,还有一个方法,你可以去试试,那就是每天试着去讲一个小故事,不要长篇大论,就讲一 个小故事,试着把一个小故事讲流畅,讲生动,讲到滚瓜烂熟,然后再讲下一个。少讲理论,多说故事。
我说: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思路。
他说:就跟你减肥一样,只要你想,假以时日,就会改变的。前提是,你得想。
我说:内驱力
他说:要拥有一颗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