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尾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赶紧找个男朋友”这句话充满了我的生活。晚饭饭桌上爷爷说这些,晚风散步中父母说这些,聚会玩乐事朋友说这些。连我自己也开始怀疑,是不是只要一个人具备了工作稳定加二十多岁这两个条件,就必须融入结婚生子的大流中。那之后呢?又该干点什么?
工作开启第三年。
其实我还是没明白我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每天早起上班等着下班,生活不知何时被划分成了一周一周的周测,一月一月的月考,一学期一学期的期中期末。学生的成绩决定了你是否是一个好老师,也直接否定了你所有的付出和早出晚归。并没有取得什么傲人的成绩,也从不想争什么无上的荣誉,只知道如果过得都不开心,那我一辈子工作毫无意义。父亲说,钱这个东西,多有多的花法,少有少的花法,如果为了那点钱没了自由,那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就没了色彩。两年工作结束后毅然决然辞了班主任,得罪了许多人,我的人生第一次勇敢过。现在可以好好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生理想了。
所以,现在应该开始谈恋爱了吗?
我在等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母亲一边说着婚姻是上天安排的理论一边催我多去单位联谊,我一边说我的钱只够自己花一边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对啊,为什么大家在催婚这件事情上那么看重年纪呢?如果所有人都把年纪隐形,那是不是大家找对象仿佛抽盲盒,那是不是这世界再也不会有焦虑。母亲说我胡扯,算了,上一代人哪能理解快意人生。可是,结了婚的人就一定幸福吗?结了婚的人全都慎重思考过了吗?也都彻夜畅享过以后的生活了吗?我想未必,不然离婚率怎么会如此疯长。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结婚呢?为了在自己的履历表里添上离异这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是为了让自己并非爱过但一起生活过的人体会空欢喜的滋味?我或许并非一个特别严谨的人,可我也做不到仓促了事。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社会好像达成了一个共识,三十岁成为结婚的最后期限,甚至二十多,之后居然在这里也要卷起来,三十岁又进化成为生育的标准年龄。然后,你的被催程度随着年龄逐渐逼近这些标准直而递增,期间或许奋力反抗两败俱伤,或许放弃抵抗喜结良缘。总之,你争我抢中,所有人都忘了自己最初单纯的意愿。这就好比,一件我本要做的事,你不说我也会完成,可是你非要说,那我可不愿意给你这个面子。原谅我在你所谓的一大把年纪时还有一丝丝叛逆。那么请问,我要怎么才能判断出做一件事情到底是我想要的还是我故意的呢?
希望25岁能给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