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因为条件差,吃饭是不炒菜、不煮汤的。
家里来了客才煮干饭,虽然锅底垫了三分之二的南瓜,那也叫干饭;家里没有客人时,通常是菜稀饭与玉米糊,无限轮回。
所以,孩子好来客,大人却很愁,没有好东西待承。
每当我们端着菜稀饭撅嘴,妈妈就说:有得吃的就不错了,哪还挑三拣四呢!
生活如此清苦,但咸菜文化却异常丰富:干咸菜、泡咸菜、碎碎菜、干豆豉、水豆豉、海椒酱、晒麦酱、豆腐乳……
毫不夸张地说,农家的咸菜坛子,可以一顺溜儿地靠墙摆放一排。每逢下雨,屋檐下就搁了一排的桶和盆,用充足的屋檐水给坛沿坛盖坛身挨个“洗澡”。
在那尚不富余的年代,人们苦于田地间的刨食,生活用水全靠肩挑,这从天而降的屋檐水,大盆大桶的,自是没有白白浪费的道理,得充分利用才行。
众多的咸菜中,干咸菜要晒,豆豉先煮后发酵,海椒酱要剁成碎儿,豆腐乳得先霉发酵、再滚白酒和佐料。如此一来,泡菜是最为简单的咸菜。
生姜、辣椒、大蒜、白菜、萝卜、青菜、棚瓜、竹笋……很多蔬菜都可以制作泡菜,最后连萝卜缨子都给泡起来。
泡萝卜缨也有讲究,并不是老成的萝卜缨子,而选择萝卜刚刚膨大的嫩缨。
刚长成的蔬菜有些珍贵,鲜嫩的萝卜缨亦然。
切去上面的叶子,留下两寸长的缨子,将其切下来,趁着洗萝卜的档儿,连同缨子一起洗出来。
我做的泡菜是纯天然的山泉水起坛子,即使沾了生水也不生花,洗净的萝卜缨子水灵鲜嫩,不用沥水,直接浸入泡菜坛,加盐、白酒就成。
专家说吃咸菜不好,其中的亚硝酸盐对健康不利,可我的老祖宗们吃了一辈子,他们大多活到八十几。
当然,我也注重健康饮食,特地查了一下资料。
百度显示:刚浸的泡菜,其亚硝酸盐的含量在三至八天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回落,一个月后,数值降到健康指标内,就可放心食用。
老祖宗传下的泡菜肯定不会丢,不管专家的话是不是真的,为了健康,我选择信其有。
一个月后,揭开坛盖,熟悉的泡菜香扑面而来,拿干净的筷子夹半碗萝卜缨,翠嫩的缨子已经变成了软软的浅黄,带着原始的酸醇,闻得让人咽口水。
切短成截,根据个人喜好,可吃酸醇脆爽的原味儿;也可加点儿白糖拌上红油,成为微甜脆爽的酸辣味儿;更可将其炒在肉末里,咸鲜酸辣,拌在饭里,吃得让人停不下筷子。
泡菜一次不宜夹得太多,它出了坛子,仿如鱼儿离开水,容易变馊,即使放入冰箱,也可能长白。为新鲜起见,按需取泡菜就好。
泡萝卜缨酸辣脆爽,连吃面条都可加上几颗,开人胃口。
忠州的小菜文化比较悠久,也不知是哪代传下来的,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餐桌文化。
作为地地道道的忠州人,我将继续传承我们的小菜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