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关注的亲密关系中的四种恐惧:
首先,就是被伤害的恐惧:被利用、被侵犯、不被尊重。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的旧伤,伴侣只是负责把我们这些伤痛挑动起来而已。我个人真的觉得,我们是否能得到尊重是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对方互动。而在亲密关系中,我们一定要先尊重自己,才有可能获得对方尊重。
同时,当我们的旧伤被挑动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呢?包括:照顾自己的内在小孩、非暴力沟通、打开自己的心、愿意显示自己的脆弱等。我们要勇敢的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知道这些伤痛被挑起,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生命中该学会的种种功课。也许你可以暂时逃避,也许你可以再换一个爱人,但是最终,如果你想要获得真正的快乐、自由,那么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是唯一的道路。
第二个亲密关系中的恐惧就是被抛弃、被忽视:对方无法了解你的感受,对你的敞开视若无睹,不陪伴你,甚至离开了你。
如果你很怕被伴侣抛弃,你真的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慎选对象。不要找心性不稳定,或是条件过好的人。
当然,任何花心的人都有收心的时候,可能你需要诚实的扪心自问:我罩得住他/她吗?同时,关系当中最怕一成不变,如果你是一个顽固不化、闭门造车的人,不吸收新知识,不让自己成长变化,那么彼此厌倦的机会就比较高。
另外还有一种男人最容易被女人抛弃,那就是冥顽不灵的人。女方跟他一再要求、沟通,请他做出一些改变,这些改变也许是很小的生活习惯,也许是对待女方的方式,其实都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有意愿,都是可以改变的。
但是他们自以为是既得利益者,又有婚约又有小孩,以为女方不会改变。抱歉,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我们就是必须要成长,要成熟,要变得愈来愈讨人喜欢,不能在婚姻这个安全的大网当中自以为是的窝着,以为它就绑死了两个人,永远不会分离。这种想法太一厢情愿了。
所以婚姻当中,适当的危机感是必要的。同样的,女人如果不能日新月异的改变自己,对方也有可能厌倦而开始有二心。因对方外遇而被抛弃的一方,永远都不会是纯粹的受害者。
他/她要负起相当的责任。如果一份爱情非常滋养我们的身心灵,我们怎么可能会有二心?而一份感情是否能让双方都获得滋养,绝对是两方都要负起责任的。
第三个亲密关系中的恐惧就是被淹没、找不到自己、失去自己。
对于这个恐惧,我们要知道,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而迁就太多,失去自己的原来面貌。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真正能够做自己的人。如果要戴上面具过日子,对我们来说太痛苦了。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在亲密关系当中,为对方留空间和时间是必须的。
虽然双方的嗜好、兴趣相投非常重要,但是两方应该都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喜好。这样,我们才可能在亲密关系的空间中,为对方制造惊喜,创造变化。
第四种亲密关系中的恐惧就是沉闷、无味。
很多老夫老妻最后都会走上这条不归路。其实,保持婚姻新鲜最大的秘诀就是两个人都要如实的做自己,不是扮演对方想要的自己,或是隐藏自己。
如果在关系中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那么两个人的关系其实会愈来愈深,而且愈来愈能够做回自己,找到自己。
最美的亲密关系就是彼此帮助把对方最好、最美的版本给培养出来,让他/她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上发挥最佳的潜能,充分的表达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永远不要因为责任或是为了取悦对方,而做自己不喜欢或不愿意做的事。否则你就会逐渐失去自己,失去兴趣,最后失去生命力。
我们要觉察到自己的恐惧。想想自己为什么恐惧,在恐惧什么?那接下来你就要看着它,跟它在一起,不要害怕,这只是恐惧、一种能量而已,并不是事实。
就像,如果你身边出现了一只老虎,你会恐惧是正常的。那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以后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很多人有这样一个习惯——看到痛苦就跑,看到恐惧就害怕,不愿意去接触它。
那你下次再感到恐惧的时候,就真真正正地去看看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你究竟在害怕什么。我们的恐惧大多是来自于我们的童年。比方说,小时候你违抗了父母的“命令”、当你不听父母的话时,或者是当你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在童年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因为爸爸或妈妈某一次把她关到楼道外面说:“我不要你这个女儿了。”她当时那么小,怎么可能知道爸爸是不是真的不要她了?大人的世界,她完全不懂,她又没有谋生的能力,于是恐惧根深蒂固在这里。
恐惧的底层是一个虚无的东西,因此恐惧是需要我们去看见它、去分解它、去理解它、去面视它,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我们看到恐惧的底层其实是一个虚无的东西,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才愿意跟它相处。当你愿意跟你的恐惧相处的时候,它就不能再撼动你,你也不会带着恐惧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你想成长,想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人,你就要有这样的勇气,愿意去跳,愿意去置之死地而后生。可是当你还是愿意自己做一个小孩,永远活在恐惧中,被恐惧牵制住,那你永远就是一个小孩,永远没有办法真的活出完整的自己。
我们的内在力量不是一天就能够强壮起来的,不要着急,慢慢来。对于恐惧,我们就是需要看见它,慢慢化解它。看见最重要,看见你的内心又在恐惧什么?那这时你应该怎么去处理呢?以前当你的恐惧升起时,你感觉害怕,你会选择逃离,以前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像个睡着了的机器人。
但是现在你有觉知了,你可以看见自己又被那个面对恐惧的模式带走了,你又被那个惯性带走了,你又做同样的事情了。
当你真的有力量的时候,你愿意看到说:“哦,这个模式又在上演了,我又在通过寻求爱,呼求爱来面对自己内心的匮乏和恐惧了”那再次碰到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你可不可以试着回到自己的内心,去从陪伴自己开始,先从爱自己开始,可能是读一本书,去散步,或是看个电影试试看,从小的地方开始做。
解除你的恐惧对你的掌控力,相信生命正在照顾你。看着镜子,深呼吸一口气,给镜中那个回望你的美丽的人一个飞吻。每一天,你都变得更强大。感谢镜子帮助你释放过去,并为你反映出更多正面想法。
生命爱你,我也是!今天你的镜子练习要集中在一种情绪上,它阻碍你去爱自己、原谅他人,也让你无法过着你理应拥有的快乐人生。恐惧是缺乏对自己的信任,而当你可以克服恐惧,就会开始信任生命。你会开始相信,生命正在照顾你。
真正的问题不是恐惧本身,而是我们对它有多执着。面对恐惧,我们可以采取具有掌控力的姿态,或是无助的姿态。当某个恐惧的念头出现时,它其实只是想保护你。当你实际觉得害怕时,肾上腺素会狂飙,保护你不受危险侵害,而同样的道理适用于你在心智中制造出来的恐惧。
在做镜子练习时和你的恐惧说话。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想保护我。我很感激你想要帮助我,谢谢你。”对恐惧的念头表示感谢,谢谢它想要照顾你。
在做镜子练习时观察并处理恐惧,你会开始认清你不是你的恐惧。把恐惧想成你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影像:你在银幕上看到的事物并非真的在那里,那些移动的影像只是一格一格、瞬间闪过的图片而已。
你的恐惧会像那样快速来来去去,除非你坚持紧抓它们不放。恐惧只是你心智设下的一种限制。你害怕生病、害怕失业、害怕失去所爱的人、害怕伴侣离开你,于是,恐惧变成一种防御机制。
然而,做镜子练习强大多了,如此你就能停止在心智中一再创造令人害怕的情境。我相信,在爱与恐惧之间,我们是有选择的。我们体验到对改变的恐惧、对不改变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冒险的恐惧;
我们害怕与人太过亲密,也害怕孤单;我们害怕让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及自己的真实面貌,也害怕放下过去。但是,心智没办法同时拥有两种相反的想法,而与恐惧相对的另一端,就是爱。
爱是所有人都在寻找的奇迹创造者。当你爱自己,你就能照顾自己。感到害怕时请自我提醒,这代表你不爱自己、不信任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这个信念往往是恐惧的根源,但是当你全然地爱自己、认可自己时,就能开始克服恐惧。
尽一切努力让你的心、你的身体、你的心智变强大。向镜子和你的内在力量求助。请说这个肯定句:“一切都很好。每件事都会出现对我最好的结果。我很安全。爱是我的力量。唯有爱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