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叶飘香时
老羊铲史
1.
端午节吃粽子,源于南方,说是纪念一个叫屈原的人,
屈原姓芈,屈氏,名平,字原,活的很委屈,于是就投江自尽了。
北方人过端午节也吃粽子,在我看来,到不是有那么多的文化意义。
五月,春耕结束后,玉米苗长出来了,头遍地耪完了,忙了一个春天,需要歇歇,犒劳犒劳辛辛苦苦耕种的庄稼人,于是就过个节。
没有塑料大棚的时候,这个季节没有这么多的蔬菜.
端午节的时候,韭菜早就过季了,能吃的也就有豌豆角、西葫芦、菠菜、生菜、小白菜这几样,勤快的人们在开春的时候,用镐头翻开河边菜园子里的黑黑的土地,播下种子,看到嫩嫩的、绿绿的小苗弱弱的长出来,心里也都像长了草一样,痒痒的。
从农历的三月开始就盼望着端午节的到来。
2.
芦苇不是随便哪里都有的,需要有肥沃湿润的河塘。
一般来说,大片的能够用来耕作的土地早就被人们开垦出来耕种庄稼去了,能够生长芦苇的地方大多偏远,狭窄。
于是,采摘用来包粽子的芦苇叶也就十分的稀奇。
雨水多的季节,每到四月中旬,芦苇长到一人多高,在最顶端,就会长出三四指宽、一尺多长的嫩绿嫩绿的叶了,透过太阳,薄薄的,亮亮的,这个就能摘下来当作粽子叶了。
妇女和孩子们就三三两两的,踩着湿润的长满青草的地,在苇塘里精心挑选着最好的叶子,捆好,放在屋檐下晾干。
马莲草有野生的,也有栽到院子里的,细细的,一尺多长,割下来,晾干,留着捆粽子用。
孩子们蹲在地上,看着妈妈和奶奶们在堂屋的地下的方桌上包粽子。
燕子早就回来了,兴奋的在矮矮的屋檐下飞进飞出。
3.
大黄米、黏高粱米、芸豆、爬豆早就泡好了(北方少产江米),粽子叶和马莲草也需要泡一下。
看她們把两三个粽子叶并到一起,往回一窝,形成一个圆锥状的漏斗,放到左手里,右手从泡米的盆里捞一把掺有各种豆子和干枣的米,放进漏斗里,把水挤出来,把漏斗的另一端往回一折,用马莲草在中间一捆,四个角的粽子就做完了。
手巧的妇女还能包出若干个花样,一个连着一个,成串的摆到锅里,放好水,水沸的时候,一股带有原野的清香就飘满了整个院子。
4.
过节要吃粽子,馋的是这种感觉。
一年大旱,苇叶没有长出来。
邻居二婶没找到粽子叶,就用粘高粱和芸豆做了一锅粘米饭。
二叔收工回来,在院子里没有闻到粽子味,就发了脾气,虽然说吃的都是同样的米和豆,但没经过苇叶的包扎熏煮,他的感觉就痒痒的。
大过节的不能生气呀,二婶没办法就跑到邻居家借了几个粽子叶,放到粘米饭上再蒸一蒸,于是粽子的味就出来了,虽然差一些,但强胜于无。
那时的农村土炕上都铺炕席,炕席也是用苇子编制的,孙犁先生的《荷花淀》里,就描写了白洋淀妇女在白白的月光下,编织着白白的苇席。
二婶看二叔吃饱喝足了,气的说:“你非得要吃这个苇子的味啊?!回头我用炕席给你做个碗,让你天天吃粽子!”。
5.
样板戏《沙家浜》里的十八个伤病员躲藏的地方就是芦苇荡。
这里的老百姓肯定也喜欢吃粽子。
可令人不解的是,在最艰苦的时候,重伤员小王和指导员郭建光推让的唯一的食物是一块儿年糕,而不是粽子。
白洋淀里有个雁翎游击队,是60多年前在芦苇荡里打鬼子的队伍,那里苇叶多,老乡们肯定爱吃粽子。
一想起老乡们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打鬼子,实在是美气的很。
(本篇文章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