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货第十七⑦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晋国人,也是一位家臣。但是关于佛肸的记载很少,有人说他是赵简子的家臣,有人说他是范氏的家臣,但是无法确定。《史记》当中只有一句话,记载赵简子出兵攻打佛肸所占领的城邑中牟。所以说他是范氏的家臣,还是赵简子的家臣不得而知。我们明白他是家臣并且以中牟这个地方叛反,具体是叛反范氏还是叛反赵简子,这个是没有实际的记载。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家臣并且叛反就可以了。
佛肸召,子欲往。这件事情发生在孔夫子六十二岁,这个时候孔夫子正在周游列国,依然有着政治抱负政治理想,想要通过从政去帮助更多的人,通过从政去推行周礼。所以当佛肸召,子欲往。孔夫子是想要去的。同样,子路又出现了。公山弗扰想召孔子前去,子路自然阻拦,这次佛肸想要召孔夫子前去,子路依然是阻拦的。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我以前听老师讲过。一个人亲自做下了不善之事,君子是不会去的。老师曾经讲过,一个人如果做了不善之事,君子是不会去的。而今天佛肸以中牟这个地方叛反,而老师您却要前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孔夫子是如何讲的。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是的,我是说过这句话。可是不光说过这句话,还说过其他的道理,什么道理呢?磷,是薄。缁。指的黑色。涅是一种染料。 不也曾经说过,如果是坚硬的东西,无论怎么打磨都不会变薄,不会有所损伤。如果一个东西足够洁白,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染黑的。这两句话,孔夫子又表达了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东西足够坚硬,怎么磨也不会磨损,并不会变薄。如果足够洁白出污泥而不染,无论怎么去染色也不可能变成黑色。这两句话孔夫子在表达自己的立场,孔夫子坚定自己是白的是坚固的,所以即使我去那里做事情,也不可能被染黑,也不可能变得不再坚定。那这句话我也曾经讲过啊。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我岂能做一个匏瓜,一直悬挂在那里而不被食用呢?我们先讲匏瓜。瓜,藤状,比如我们平时说的黄瓜,平时说的角瓜,这类的东西它是长在藤上的,称之为瓜。瓜有一个特点,要在嫩的时候吃,如果等它老去皮就会变得坚硬,瓤也会变得不好吃,所以什么叫做匏瓜呢?就是瓜在它老去的时候称之为匏瓜。
这里孔夫子做了一个比喻,难道我要去做一个匏瓜吗?它是不被人食用的,没有它的用途。焉能系而不食?难道一直悬挂在那里而不被食用吗?这个时候孔夫子已经六十二岁了,他依然心中还有自己的理想,还要去推行周礼。所以觉得自己现在还有用途,要积极的想办法,去让自己可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这个时候即使佛肸是叛反的,孔夫子依然想要做点什么事情,到了孔夫子这个时候已经完全礼崩乐坏,诸侯叛天子,大夫叛诸侯,家臣叛大夫,已经没有礼可言。用孟子的话,春秋无义战。到了春秋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一场战役,是为了义而去战的,是合时宜的,都是为了夺权、都是为了夺利。所以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孔夫子开始要变通了。即使没有那么合适,他依然想要去做,不想让自己成为匏瓜,一直悬挂在那里而不被食用,成为一个没有用途的人。但是这件事情和公山弗扰召孔子是一样的,最终孔夫子也并没有去,但是这段话给我们留下来的,我们从中来提炼和延伸。
延伸第一点,亲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是不合乎善的,做的是不善的不好的事情,君子是不要去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一个人他做的都是不善之事,我们时间长了必然会受其影响。我们讲过浸润的力量是强大的,无论浸润的力量是好还是坏。如果我们跟在一个君子身边,自然就会有君子之风范,如果我们跟在小人身边经常做不善之事,我们自然会被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先学习子路所讲的第一句话,如果有不善者,不善的事情,我们最好是不要去的。我们要懂得近君子远小人的道理。
延伸第二点,在生活当中,总会有一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当不得已而为之我们要懂得变通。比如说这段话当中的孔夫子,自己提倡以道事君,可是当这个时候已经完全礼崩乐坏,没有人再去守礼、没有人再去守义,那怎么办呢?就要懂得去变通,看这里还有没有相对好一点的可以让我去做事情。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或许我们会面对很多的无奈,有一些事情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要懂得变通固守自己的正道。用孟子的话,守经达权。经指的是大道。权指的是权变。当不得已而为之,我们要守住自己的正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固守自己心中的正道,然后要懂得去变通、去权变。
我们如果想要去权变,还需要我们延伸接下来的第三点,自己是坚固的、坚硬的、洁白的,所以才能不被污染不被损伤。我们要想懂得变通,是要守住自己的大道,守住自己的白,守住自己的坚固。这里孔夫子可以去讲,不曰坚乎,不曰白乎。我讲过这个道理,我足够坚固不会被损伤,足够洁白,不会被杂染,是因为孔夫子他有坚定的信念,属于上知,上知是不移的。他不会被改变不会被移动。可是如果我们生活当中,不能做到自己的坚固,不能做到上知不移,如果容易被他人影响和改变,那我们还要去按照第一点来要求自己,亲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不去接触那些不好的不善的事情,这个时候才能让自己一心向善,人很难改变环境,我们都是被坏境所改变,被环境所影响。所以我们选择一个好的环境,是尤为重要的。
延伸第四点,匏瓜,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为什么不想成为匏瓜呢?因为当成为匏瓜悬挂在那里,是没有人去食用的,也就是无所用途。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价值,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们看这个「儒」字,一个单人旁,一个需,做一个他人需要的人。所以不要去做那个匏瓜,我们学习儒家文化,就是要不停地提升自己,做一个他人需要的人,成为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人,这是一个修身的君子该去做的事情。
可是如果一个不修身的,我们称之为小人,小人注重的是享乐、是清闲。说我自己享受就可以了,我自己不想被人所用。所以一个人如果学习了儒家文化,在一个团体当中,在一个企业当中会变得积极向上,让自己付出的更多成为那个被他人需要,有自己价值,成为一个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