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城市平均搬11次家,会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我没有试验过,不知道真假。但,我的租房经历,也有点意思。
(一)我的选择
大学毕业找房子,由于房价的攀升也由于自己对房子的要求,找到便宜的房子几乎不可能。我不是要求住的多大多豪华,但是我对卫生间有执念。我不是个特别爱干净的人,但是我喜欢把卫生间收拾的干净,所以我直接放弃了与别人共用卫生间的想法。这让我的找房之路变得艰难。
几经波折,找了中介,终于找到一个两室一厅,好在这个房子主卧有个小卫生间,功能俱全。可心房子的代价,是房租用去了我四分之一的工资。这对家境不好的我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但是我宁可省吃俭用,也还是选择了这个房子。
有人不理解,也有人就此判断我其实家境不错。但是,选择是自己的,我可以负责。
(二)厉害的房东
我的房东是个很厉害的人。这个词双关。
首先,他是个开发商,这个房子是他在开发小区留给自己的一套。时至今日,他早就在富人区住上了别墅,就连我找的中介,看见他竟然喊了一声潘总。
我的印象中,有点财富的人总是善良而宽容。可这个房东,很有个性。他不喜欢合租的人,所以要求我自己签下了一整套房子,让我无论何事我一人与他对接。我本身很怕麻烦,在租他房子的几年间很少找他,也总是按时付房租,他也从不来房子这里。相处还算愉快。
可是,等我找他退房时,才感受到社会的不公平。他说阳台窗帘的须子坏了,要我们赔200;他说纱窗坏了,要我们赔500;他说次卧的床不稳,要我们赔600;他说油烟机脏了,找人来清洗,要300。。。这一项项加起来,我的押金几乎就没有剩下了。我据理力争,如窗帘,我入住时候就是坏的。如次卧的床,本身就是沙发床,本身就不稳。但是他的一句:你有证据吗?如果是坏的,你入住的时候应该说清楚,我可以找上一个租客。我没有足够的能力辩驳,只能接受。我赔了窗帘和纱窗。花160闲鱼上买了新的床,买了威猛先生自己花3天擦干净了油烟机。
我心里暗自发誓,若是有天我成了房东,一定要给我的租客一点温暖。因为什么时候的人最穷?一定是年轻的时候啊。
(三)我的舍友们
竟然房间空出来一间,我就必须想办法找个舍友。我想着,自己工作很忙,估计没有时间在家,所以找舍友也简单,应该也没啥摩擦。于是,就这样开始了我的二房东的生活。
二房东不是我选择去当,我也不明白原来有这样的身份,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无形中我已经成了这样出力不讨好的角色。
我的第一个舍友,是一个本地人,但是家里距离单位比较远所以才选择公司附近租房。她入住就说了只租半年,半年后她父母给她买的房子就要拿到了。与这位舍友相处很平淡很简单,见到时打个招呼。五个月后,她的房子提前到手了。她说:最后一个月房租我还是照付,正好你找下一个租客吧。她搬走的那天,父母来帮她搬家。我看着他们忙碌,出手帮忙。等她走了,坐下来休息,才觉得十分羡慕。
第二个舍友无缝对接,在舍友一搬走后两天就入住了。这个舍友很热情,刚来就相见恨晚一样聊了很多。她是由于与长跑多年的前男友突然分手,黯然神伤决定来一个新的城市发展。平时,我们互送食物,相处的很和谐。某天,她突然和我说,公司安排她出差一个月,问我下月的房租能不能便宜点?想到虽然她没有住但是房间也不能转租啊,我直接拒绝了。后来,我们的关系就明显有了裂痕,见面也不太说话了。有天,她说她的一双鞋子丢了,问我有没有看到。我说没有。她说房子就我们两人,鞋子怎么能丢了呢?我在鞋架处找了下,确实没找到,就建议她再好好找找。她住完半年,没有知会我就直接搬了家。我反思了很久,可能是我做的不够好,但是相处成这样还是很遗憾。
第三个舍友,是大学的同学,同系不同班。我们曾一起上过很多大课,但是并不熟悉。住到了一起,突然发现彼此有很多相似点。我们越聊越多,从刚开始的礼貌,到最后的无话不谈。最后,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不知道人与人是否是有固定的缘分,总之四年大学我们没能熟悉,倒是一起住了一年,成了好友。
两年后,由于房东突然涨了租金,每月涨了一千块。一千块,实在无法接受,我选择了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