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唐中宗李显曾夜梦姚北浅滩,梦见一白龙困于浅滩挣扎,鳞甲闪耀却身姿难展,哀鸣声声穿透内心,随之惊醒,立刻传令余姚县令张辟疆修建白洋湖,沟通杜湖以求安心,自此,白洋湖在慈溪境内声名鹊起,源远流长。

其实,白洋湖在两汉时期就是一片潟湖,因唐中宗显梦之后初具规模,犹如初出茅庐的少年,开始展现勃勃生机;至清嘉庆年间,邑人叶天麟出资改造湖堤,渐变成稳重成熟的中年人一般,历经磨砺而愈发坚韧;清末以后,不同时期进行多次加固,完善蓄水灌溉功能,如今更像德高望重的老者,静静守候岁月的流淌。
白洋湖自然之美尽在四季转换,宛如四幅风格迥异的画卷在慈溪的山水间渐次铺展。春天,垂柳嫩芽,在微风中摇曳如春秋少女的发丝,撩拨蜜蜂欢腾忙乱;夏天,荷叶舒展,在艳阳中飘荡如汉唐少妇的脸庞,吸引蜻蜓迎风扑鼻;秋天,落叶飘扬,在月光下如宋元烈女的披发,掠乱彩蝶起舞翩飞;冬天,银装素裹,在飞雪中如明清深闺的白裘,遣散银鹭空中盘旋。四季皆是景,春夏秋冬变,要说人间情,白洋湖独应。
湖水清冽见底,水波晶莹剔透如珠玉,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时,涟漪层层,这是大自然轻轻诉说的古老故事,也是游人们亲亲依偎的时空转换。湖边山峦连绵起伏,宛如巨龙蜿蜒盘旋,树木葱茏四季常青,与湖水相互映衬,天然的江南山水画卷,令都市人群真切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祥和。

清晨,云雾缭绕,在山峦间若隐若现,水鸟翔集,自由飞翔,时而空中盘旋,时而俯冲捕食,时而岛上栖息,鸣叫声清脆悦耳,生机和活力宁静的湖面久久徘徊增添。湖中七塔更精彩,如同七位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这片美丽的湖水,令白洋湖频添几分神秘的色彩。
白洋湖的秀丽风光,吸引历代文人墨客驻足留恋,留下数不胜数的赞美之词。宋代张镃写道:“东家西家翁媪说,白洋湖自有多年。何曾识见江鸥至,消得主人诗兴颠。”那是诗人的陶醉,也是无私的赞美;晚清诗人姚燮的“空水了无翳,天色浮之莹。一碧曳山远,薄岚含渐暝”,勾勒白洋湖薄岚渐暗的宁静意境,也留存后人无限的遐思。
金仙寺依湖而建,在岁月长河中几经兴衰,弘一法师曾驻锡于此,潜心修行,弘扬佛法,增添深厚的文化内涵。清晨或黄昏,鸥阁梵音悠悠,悠扬的钟声和延绵的诵经声在湖面回荡,心灵净化已然,忘却尘世喧嚣,与自然融为一体。
湖西山麓革命烈士陵园,百名烈士长眠于此,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英勇牺牲;隔湖相望的吴锦堂墓,爱国侨商,身处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自撰联“为爱湖山堪埋骨,不论风水只凭心”,体现热爱故土的殷殷之心。
漫步白洋湖畔,心中涌现难以言喻的宁静。湖水波澜不惊,山峦沉稳静默,躁动的灵魂瞬间安定。湖光山色,千年传说、墨客诗词、英烈事迹,令人深深浮想联翩。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先烈同行,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这就是心灵的洗礼,也是灵魂的皈依。
白洋湖,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情感和精神,传承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
白洋湖,寻梦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待。
白洋湖,传说悠久,故事连绵,魅力无穷,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白洋湖,宁波慈溪闪耀的文化名片,看见便是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