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发现自己的知识如此贫瘠,那时起才常常买书来看。如果宽泛的从怀孕看相关孕产书籍算起的话,这个习惯已坚持快十年了。
既然起初是荒芜的,那恶补的知识,也是从比较简单和易于解决我现实问题和内心困惑的书籍开始的。浩瀚的书海里如何挑选到我想读的书,主要是看网上书店里相关书籍的介绍。其次便是处处留心,关注书籍推荐类公众号。还有便是随时记下在读的书籍中作者提到过的著作以及其他各种渠道中了解到的好的著作名字。
我从这项坚持中获益良多,但所看的书籍广度还是很狭窄的。回想起来,大多数的书籍集中在心灵精神层面的,一方面是解决自我的很多情绪情感内心困惑,另一方面,是着眼于育儿亲子,如何更好的引导孩子。由此逐渐的接触了一些心理学书籍,学着去认识自我、不断修正和救赎自我。慢慢的发现自己很喜欢这方面,抱着好奇的心,学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对心理学的系统架构,有了相对清晰的认识。
心理学又属于哲学这个大范畴,故而延伸到去找了些哲学书籍来看。一直以来在我的眼里,哲学太深奥,似乎过于出世。加上哲学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而来,没有深厚广阔的人文历史背景,面对这类书籍更使我胆怯,怕自己这有限的能力看不懂比较深刻的哲学书籍。故而,买来的一本美国威尔•杜兰特著、中文译本《哲学的故事》,在书柜里躺了很久。这已经算是本通俗的有关哲学史的书籍了,但刚买回来尝试读过几页后,我便被里面众多的人物和完全生疏久远的西方历史而吓退。
最近,因为家里其他书籍都已看完,新的书籍还没到。倒逼着自己又翻起这本厚厚的书,没想到深吸气、沉下心、硬着头皮看起来后,慢慢的看了进去。因为书中的每一章都是围绕着历史上主要的哲学家来讲的,所以,为了理清这些主要人物的关系,记住这些人物的主要特点,我还认真的做起了备注和笔记。
自此,才知道以前不经意间听到的几个著名哲学家间的关系,比如,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是著名的亚历山大皇帝的老师。书中提到的柏拉图《理想国》里的部分观点和有关国家政治统治的描述,涉及到的社会层面、阶层之细和谈论的问题行业之广泛令人惊讶,虽然从现实角度看,里面的诸多想法很难实施和持续。但确实佩服在那么早的时代,就已经有人可以思考出如此细密、复杂而宽广的问题。
之于我,这本书中的内容有些太庞杂。无奈于自己的浅薄,虽然很有兴趣的看了进去,但在理解上就实在太粗糙了,很多咀嚼不了的内容,只能蜻蜓点水般带过。对我来说,着实是一本必须要反复读的书籍。本着“无知者无畏”的态度和“没有什么书是不能读”的自我鼓励口号,还是很开心自己有勇气“啃”起这本书,并乐在其中。沐浴在智者们的思想光辉中,沉浸在他们经历的故事里,此刻我的世界又新打开了一扇窗。
也因此,越发觉得自己虽然在这片荒漠里浇灌了近十年,但仍是杯水车薪。懊恼无用,既然在阅读里我得到了充分的愉悦和滋养,那就继续读下去便是。每一次灌溉都能沁润一块干涸的土壤,正如我在这本书里了解到哲学是包括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又实现一次扫盲。修正了我对哲学的刻板印象,它其实并不空虚晦涩,反倒是渗透在世界的方方面面中,是很有实用价值的综合知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