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刚从公司出来,有点焦虑。因为工作事项的变动,越来越多的心思放到项目上。数据分析与项目管理区别较大,前者注重于自己钻研,自己搞定问题就好;后者注重于统筹规划,跨部门的沟通需求大。而我并不擅长沟通协调,尤其是推诿扯皮之事。跟进事情琐碎,技术壁垒低。这就意味着大家都可以做,但是大家又都不想去做。那么如何逃避琐事就要体现个人斡旋的能力,也体现领导的统筹协调能力。我笨拙的去应酬跨部门事项,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力不从心的感受像极了上份工作中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明是其他部门要做的事情,但是领导为维护部门间“友谊”,而一味接受四面八方的非自身职责。事情一件一件传导下来,下属做起来就很费劲,有种自己的工作价值成了领导维护关系的工具人。除此之外,每天在领导面前的加班耗时也让我心力憔悴。被领导看在眼里的加班才更有意义,这样的做法属实让我有些吃不消。国家提倡反内卷,落实到个人身上也要反内卷。如果暂时不能改变,那就要想办法维护自己的护城河,打造个人的专业技能,而非陷入无效低质的恶性竞争之中。如是才能让自己价值得以提升。
思前想后,考证书、评职称成了我当前想要冲破围栏的出口。近期下班后,我会主动到图书馆学习1小时,上下班路上也用来看讲义听视频。虽然课程晦涩难懂,就像硬啃骨头一般。但是在图书馆安静的氛围下,更容易沉浸在学习之中,自己的心也更容易沉静下来。每天从图书馆出来时内心充盈。恰巧中午看了当年明月的采访视频,他提到大学时经常去自习室读书,晚上回宿舍的路上内心喜悦。与之相似。今天因琐事缠身而未能去学习,略有可惜。明天上班时要好好把控时间,继续保持住下班后学习的节奏。
再回到家庭上,我每天到家八点多,娃都在玩玩具。那些两三岁时买的管道、磁力片、魔尺、积木,如今又成了他的心头好。当我打开家门,迎接我的是各种小惊喜:有时是纸片搭的房子、有时是积木搭的武器、有时是自己做的小书。这个暑假没有安排很多课程,爷爷奶奶也不会干涉太多,所以娃的时间自由自在。每天睡到自然醒后,就翻来覆去的玩玩具。在我看来简单单调的玩具,在他手里总会有些新花样,这让我不得不感慨他的创意。娃在三岁起开始看小小优趣,成长计划已经学到了P12,但是随着动画片时长和难度的加大,他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近来他心血来潮,从P1的儿歌重新学起,虽然单词很简单,但是他开始开口说了,这也算是一个突破。每周两次对轮滑课,已经持续了几个月。从开始的踏步,到现在的花式动作,娃在一直进步中,所幸兴致还不错。昨天他想让我陪他上课,这样他就可以给我展示下他的学习成果了,那份眼里闪光的期待让我很是感慨。每天的写字时间对亲子关系都是考验:他拖延时间,我恼羞成怒,作业总是在磕磕绊绊中艰难进行。总之,我和娃的配合还不错,给予足够的自由和高质量的陪伴,他自在成长,我也在不断成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