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开了个中型的会议,放到以前我可能不会去,信息回都懒得回。对方再三和我确认了以后,我认真地回复会到,也是对对方用心的支持,我努力把自己融入在里面,让自己更加踏实,就像刚发动的汽车,充满了稳稳地干劲。
下午事情其实很多,想起小英那复读机打卡似的要吃饭啊吃饭了吗的絮叨于是随便扒拉了几口饭,然后处理了手头的事就过去了。
时间一旦用起来着实很不经用,不得不把其他的事延后。2:00-3:30的会,还是迟到了半小时。
然后匆匆又从市区开回来接娃。没让娃等多久,两个人饥肠辘辘地去吃了点东西。
供应商那边已经不停地催促我把方案确认下来,催得心急火燎的,娃却还要不紧不慢地要买点蛋糕回家,尽管事先答应过她但没时间了,她也配合了。现在女儿乖多了,要以前还是要闹一闹。
一边工作一边还要救火。
一个点四五件事地做,车子团团转地开也是常态,送女儿,她还要安排买什么买什么学习上生活上各种,还和你分享下学校的事,而你脑子里其实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怎么处理,或者有些个人上面的活动安排。
一边开车一边还要时不时地回应下娃的热情。
昨晚一夜无眠,今天还是该做的事一件没少,除了和娃的亲子交流和工作上的必要沟通,一天真的也说不了几句话。
到时听到楼下的人家叽叽喳喳大声说话,不停说话的这种感觉我好像十年都没有过这样无聊了。有什么好说的吗?人又不是鸟,需要这么多废话吗?嘴巴到底用来沟通还是用来倾诉?还是用来表达空虚和寂寞?
像我这样从不看电视也不闲聊的人怎么办呢?我也是忙的很呀!时间还是不够用啊!
不过也没什么稀奇的,你喜欢安静,喜欢深度的交流和思考,人家喜欢刮躁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吗?
都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有些道理其实挺没用的,你越讲越没道理,越讲越空洞,越辩越糊涂,很多东西做起来和说完全不一样,你做的时候事物也是在不停发展的。
就像游泳每个人都知道怎么游,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游泳的。何况语言本身带着一定欺骗性,有些是有意,有些是听者对事物认知存在着偏差,而有些是说者的表达力的偏差,有些是听者的理解有误,所以不要对自己的智商有过高的判断。
现在的人都普遍觉得累,其实是简单的事搞复杂了,因为对事物缺乏深度的了解,用肤浅、简单、粗暴的方法做,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在你深度了解和思考到位后才会用简单的方法去做好它。
很多时候你不具备大道至简的能力,但也不要把事搞砸搞复杂的节操,兜兜转转做坏了重新回到原点的成本可比不做的成本高多了。
因为需要大量精力收尾,而有些人还会被这种加倍的忙碌自我满足,其实还不是自己凭空增加的烂事。很少有人自知,忙着忙着就把自己忙晕了。
故而时刻具备清醒的头脑十分难得。
现在人都疲劳,疲劳的种类很多,某些疲劳比另外一些更加糟糕和妨碍幸福。
如果不是身体使用过度,单纯的身体疲劳还可以成为幸福的原因之一。它可以让人呼呼大睡,胃口大开,尽情享受疲劳后放松下来的欢乐。只要不过度,疲劳就不会变成一种严重的危害。
而现今社会,最严重的一类疲劳其实是神经性疲劳。这种疲劳在脑力思考居多的人群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工薪阶层往往比商人和脑力劳动者更不容易有这类疲劳。
神经性疲劳更多的是来之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和不断被打扰及不停要应付计划变化后的调整,还有各种突然其然的状况。
不断无间隙忙碌和深层次的紧张甚至对未完成之事的焦虑。
如何摆脱神经疲劳,在现在生活中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也就是越累越不困,越累越睡不着。因为脑子里的思维就像:虽然汽车停着但发动机未能熄火一样。就像此刻的我,昨晚一夜没睡,到现在还是没睡。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
世上真正的高人其实是单纯得像个婴儿。天道无欺,大成无伪,自古以来一切巨匠胜业都直白坦然。
而在日常生活的家里或是与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唯有以情动情,以真感真,以心交心,才能触及灵魂!
浮于表面的交往的无效社交和只点到为止的把事做完而不深入细致地去把事做好留点隐患拖点尾巴还要有人帮你善后的还不如不做。
不要在讲情的地方讲道理和不在讲道理的地方讲情,那是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