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各种理论不很感冒,倒不是怀疑它们的可用性,而是觉得离我很远,不愿多去思考。加入韩大爷的100天领读的这几天,迅速get了几个小理论。
发现这些理论离我们很近很近。
我们一起做生活中的小改变,受益一生。这三个理论分别是:皮革马利翁效应、幸存者偏差、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1.皮革马利翁效应
这个理论指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简单来说,当你所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他们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先举个自己受益的例子。
小时候自己生活在一个穷且教育不发达的小镇上,在这样的小镇上,但凡有个老师教的特别好,各家各户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家小孩都能进入这个老师的班级。我们全家包括小小年纪的我也明白进这个老师的班级意味着什么。
入学考试,只上过半年幼儿园的我,输在了起跑线上——没能通过入学考试。父母也很着急,自己也哭的稀里哗啦,后来几经辗转,也算是进到了这位老师的班级。
自身基础很差,一二年级的课程很是吃力,那时候背课文总能气得扔掉书,再掉点眼泪珠子。小学的时候父母 作为我们最为信任的人,总会在旁边一直鼓励,都说咱不笨只是累了,早上睡清醒一定能背会。
将信将疑,在这种暗示下我便睡觉了,果真第二天早起5分钟,一小会就背会了。这是来自自己最信任的人的积极暗示。
后来,自己的成绩有了进步,在一次家长会上,这位所有家长和同学们都尊敬的老师表扬我了。具体的话语记不得,但到现在依稀记得四个字:后来居上。这可是我们最最最尊敬的老师的称赞啊。
十几年后的今天,我们这批学生已遍布天下,创造过各种精彩,拥有各种荣誉,但总离不开小学语文老师,老师的积极鼓励和日常的暗示,让一群在穷乡小镇中的孩子们接受启蒙教育。
再举个自己让他人受益的例子:
我在学生会部门当部长的时候,有一群部员。我给他们说过一句话:每个学长or学姐都有那么几个学弟or学妹,总愿意无偿给予他什么。因为你从他身上看见当年的自己,你希望他更好。 因为,在彼此心间,感动常在,我们都是这样一年又一年传承这份感动与责任。
这当中有一个学妹Q,去年刚进学校的时候,羞答答的,站在讲台上通知事情,总低着头小声说话。后来,我鼓励她,希望她能大胆说话,张开嗓子,积极与人沟通,多次鼓励。一年间从各方面,她的变化和成长让我不敢相信,超出了预期。
如今,马上大二,学妹Q也将学姐的责任继续传递下去。她在放假前给自己大一的学妹H寄送了学妹想要的书,同时附带了学姐鼓励的一句话。这个举动让我感动很久,又一次感觉到用心带的学弟学妹比自己还棒,也就心满意足了。
那天收到了学妹H写出的一片长长的文章,我截取了其中的片段:
其实不论是哪位学弟学妹,只要他们慢慢成为我信任、钦佩、赏识的人后,我都会这样传递积极的鼓励,点点滴滴尽一下学长的责任。
学生时代,总有自己最钦佩的学长or学姐,也有那么几个崇拜自己的学弟学妹。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发现了彼此的优点,拥有了重要、喜欢、钦佩、信任、依赖等等其中一种以上的关系。那么,彼此间的鼓励,相互关心会带来特别多积极影响。
那么,无论在哪个阶段,随着彼此随着感情的深入,多多带入积极的鼓励,多些肯定,多些称赞。相伴一路共同成长,这不仅仅是皮格马利翁理论的应用,更是一个人品格的所在。
我曾经受益过,我们现在传递着这份情。
2.幸存者偏差
驳斥的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我们通过几则新闻,比如“名校学生毕业卖猪肉”、“高中未毕业打拼身价百万”以及社会中大量的反应得出这年头读书无用。
但凡有一个人没读书成功,但凡有一个读书没成功,会被注意,被媒体捕捉。我们只看到这一搓人,忽略了那些沉默的人,被忽略的人。
飞机出了空难后,大家感觉飞机好危险。正常飞行不会报道,小车祸也不被报道。殊不知一个城市一天的车祸可能比全球一年的飞机失事死亡人数还多。
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带来的认知谬误,逻辑谬误。之前很喜欢一句话:你的眼界不是世界的边界。
很多时候,我们和“幸存者偏差”理论中一样,只关注了那些被大家广泛关注的东西,忽略了其中被鲜为关注而漏掉的那部分,久而久之出现了偏差。有时候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方向的选择。
想到前几天有个本专业的学弟问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我回答他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没就业呢。接下来学弟说,网上都说……
我打断并告诉他,不要过分相信网上对大学生就业的评价,首先那是大环境不是具体专业,其次很多评论的人都未必经亲身经历过这一两年的校园招聘。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独善己身,保持一定的谨慎,思考的谨慎,认知的谨慎,注重问题的本源,它是什么?从哪来?又到哪去?然后去做些实实在在的应对措施。
3.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大众媒介的信息来判断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的结果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我们活在大众传播带给我们的报纸、网络、影视剧等信息源下,似乎总是一昧的接受,很少有自己的判断。这就像我们的思维被控在密不透风的盒子里,无法去翻阅。
比如我最近看的电视剧《深海利剑》,剧中的主人公卢一涛从一个内心孤僻的计算机系研究生,一步一步通过金教官和众战友的帮助下成长为优秀的潜艇战士,他的故事算是成长励志类型中比较典型的。
我们看起来很爽,也像打鸡血一样觉得他遇到了一群可爱的战友和负责的教官,加上自己的丰富经历,一步步走向成功。
但是,很多生活中的矛盾是电视剧无法表达的,也是大众传播所忽视的,更是我们没有思考到的。
可怕的是我们习惯了把媒体的各种信息当做这个社会的现实,殊不知有些细枝末节是我们无法通过传媒来获得的,那么这背后就少了些东西。
再比如,最近和学妹H聊天,我们谈论到各种各样的道理,这些道理单单是从我口中传播出去的。纵使是学长,也有他思想的局限性,说不定他的某些观点也是从大众媒介的信息中所总结。
但是,学妹H从来没有提出不一样的声音,一直赞同着我的各种观点。这不是善于思考,思想超前的学妹H该有的做法。或许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拟态化环境中习惯了。
那么,我们应该努力去澄清概念,去辨明很多观点,对于大部分人的观点必要的时候要有所质疑,设定自己的判断标准,让思考更有效率,形成自己对于一些问题的主张。
就像傅佩荣老师在其课程中说到:关于哲学的基本描述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和印证价值的。
我们通过思考,通过学习去探究一些根本真相,指引现实生活,所以,我们需要适当跳出拟态化环境带给我们那层雾,做到真眼看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总结一下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亲近的人多些积极的鼓励和暗示,能事半功倍,彼此间需要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幸存者偏差告诉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谨慎的思考,注重问题本源,跳出关注大家的那堵墙。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告诉我们,不要被大众媒体的信息所限制思维,放下手机,用自己的思想去澄清概念,独立思考,不要被外界环境的种种说法蒙蔽而影响自己的成长。
希望你我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