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向亲近的孩子变得如此生疏?答案简单,但却总是被父母忽视:关系问题。父母和孩子一旦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内心不被看见,就很容易出现对抗和拒绝父母的行为!
不管父母多么爱孩子,多有教养技巧,如果亲子关系不够牢固,教养很容易出问题!孩子不会因为父母生养了自己,就自愿服从父母的管教,不会因为父母的这重身份,就自动认可父母拥有管教的权力。
想让孩子愿意接受自己的抚育,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孩子能感受到跟父母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自己认可的。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特殊关系,一旦缺失,教养就没有了根基。
也就是“依恋”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孩子的原生关系。孩子的依恋表现在:相信抚育者,相信他有能力照顾自己,可以与他亲近,建立某种链接!
如果缺乏依恋关系,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内心的情感,都难以被对方认可和看见,孩子不接受父母,父母的教养也就无从谈起。
父母先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见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家,他们才有底气去闯荡世界;有了家,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所依靠;有了家,他们才会获得灵感的源泉。世界上任何的教养技巧,都弥补不了依恋关系的缺失。
依恋关系就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脐带,这种关系如果不被看见,所有的爱都无法有效地传达。依恋关系是看见的前提,只有在依恋中,孩子才会被看见。
以前真的总是忽视关系,我以为我养你,我为你付出,就是爱你,我骂你打你就是在教育你,我甚至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还总是发泄于你,我总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只在乎自己的感受!我忽略了你的感受和需要!我忽略了我们之间关系的链接!依恋关系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