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用对话体,讲述一位住在远郊的哲人,用阿德勒心理学,一步步解开自卑青年心结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回过头来重新梳理了本书的内容,把眼前一亮的内容提炼出来,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故事一开始,青年来到哲人住所,提到他有一个害怕社交、躲在家中不想出门的朋友,一出门就会紧张出汗,浑身发抖。他告诉哲人,这个朋友的症状跟小时候受到父母虐待,造成心灵创伤有关。
然而哲人反对青年使用弗洛伊德强调的“过去经历决定现在状态”的说法,他主张阿德勒的观点,“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很扯,但是还有更扯的论调:
哲人告诉青年,你朋友并非出门引起了紧张出汗浑身发抖,而是为了不出门才制造了紧张出汗浑身发抖。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提倡的“目的论”,是一种彻底颠覆正统心理学“因果论”的思想。
看到这里,你可能跟我一样有些不知所云,于是哲人又举了一个例子:
有个社交恐惧症的女生,一见到人就脸红,这就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我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为这个社交恐惧症”,用这样的想法来进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或者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社交恐惧症我也可以……”之类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在我看来,阿德勒的目的论,对治疗拖延症有足够的效果,表现在哪里呢?
青年对哲人说,他还有一个朋友想写小说,因为忙工作,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他写不出作品,也从未参加过任何比赛。用阿德勒的目的论解释,这个朋友只不过是通过不去比赛这一方式,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
“他只想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能写,自己有这种才能】之类的可能性中。或许再过5年或者10年,他又会开始使用【已经不再年轻】或者【也已经有了家庭】之类的借口”。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just do it,却不断地扯出各种“不能做的理由”,梦想着写小说的这个朋友,正是“自己”把人生变得复杂。
我个人也是一个拖延老手,怎么能不拖延呢?
告诉自己,手头上这件很困难的事情(比如写文章),我只做5分钟。5分钟很短暂,你没有很多压力,慢慢的,5分钟,10分钟,15分钟,你越来越投入,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以前的我因为拖延,时常鞭挞自己,你他妈就知道玩游戏,也就这点出息了…你他妈写一篇文章都写不好……慢慢演变成自己讨厌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里,青年也面临讨厌自己的苦恼。他问哲人如何评价自我讨厌?哲人是这么回答的: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个人的“内部烦恼”根本不存在,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
讨厌自己,那是因为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自我讨厌伴随着自卑,然而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阿德勒认为,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追求优越性”,简单的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人人都有自卑感,但是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不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就像”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因为我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这类的想法,“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已经超越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青年认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是一种普遍的因果关系,但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哲人并不能接受这种说法。青年逼问,学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这难道不是一种普遍现象吗?
哲人解释说,“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言外之意,“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如果抱有这种想法,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了,因为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私以为,道理都懂,但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依然是青年口中所说的“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B”,扭转这种思维,真的很难很难……)
阿德勒还写过《自卑与超越》,他认为自卑感与竞争有关。
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你来说,他人又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是竞争对手吗?不是单纯的竞争对手,你会不知不觉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会随时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最终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如何摆脱自卑情结呢?
哲人依据阿德勒心理学,给出了答案——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这太难了…)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有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想说,上面这段话,实践起来,真的很难,很难,正如青年认为的那样,这种认知颠覆了社会的论调,因为我们都有认可欲求,我们认可了他人,认可了不同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正是这种认可,我们才建立了社会。
为了得到认可而努力,会幸福吗?书中给了这么一段解释: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如果主要目标成了满足他人的期待,那就意味着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接受心理辅导的人多半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另外,拼命寻求认可往往造成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不去博得别人认可,具体步骤呢?
课题分离。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辨别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世上很多父母告诫我们好好学习,是为你着想,但是父母的行为有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心或者是支配欲。孩子察觉到这种欺骗性,才会反抗。对孩子的课题不妄加干涉,需要帮助的时候尽力而为,而不是对孩子指手画脚。
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干涉甚至负担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十分认同这句话,但是却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你接受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吗?至少我是不能完全接受,但至少,阿德勒心理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看待事情的角度,我认为这是读《被讨厌的勇气》带来的最大收获。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用于争取自由。
如何争取自由呢?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说白了就是——脸皮厚!
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这种勇气,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保持疑问…)
如果把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那就会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