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沙法丽·萨巴瑞《父母的觉醒》:
——限制自己的孩子,要求他们事事征得认同,把他们变成了小奴隶,受制于我们的裁决。如此一来,他们要么格外渴望获得我们的认同,要么事事依赖于我们的认同。
——如果孩子时刻渴望得到我们的认同,而万分担心我们的不认同,你能想象那种情形吗?相比之下,如果他们能获得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那将会是多么不同的感受啊。
——身为父母,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孩子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凭什么来评判他们呢?
他们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理所当然有权利认同最本真的自己。而且,这个权利不是由我们授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
只要他们活在这世上,就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心声、感情,展示自己的精神世界。
——认同与不认同都是控制欲的延伸和触角。这话听起来可能有些惊人。当然,我们一定会赞美孩子、表扬他们的进步;但这样很容易引来弊端,形成认同与不认同的条条框框,孩子的基本人格也会很快受到影响。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他们作为一个人理应受到赞扬。当然,家长会说,他们一直在表扬和赞美孩子。毕竟,他们不是都会为孩子庆祝生日,带他们去看电影,给他们买礼物,花许多钱为他们买玩具吗?如果这些还不算是对孩子的肯定和赞美,怎么做才算呢?
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只是认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认可他们本人。赞美和认同孩子本人的意义是:允许他们生活在最真实的自我当中,而不必陷入我们期望的陷阱中。也就是说,即便孩子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也不去证明,也没有达到任何目标,我们依然为他们的存在而沉醉欣喜。
——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孩子的本质都是纯洁而富有爱意的。当我们尊重这种本质的时候,孩子就会相信:我们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他们是美好而有价值的人,无论他们外在的表现如何。
——通过下面的行动,孩子将会知道自己获得了接纳;这种接纳完全是针对他们本身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
当他们休息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地欣赏他们;
当他们坐着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开心与他们坐在一起;
当他们在屋里走动时,请告诉他们:“谢谢你来到我的生活里;”
当他们牵着我们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开心握着他们的手;
当我们把他们从学校接回家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是多么地想念他们;
当他们微笑的时候,请告诉他们,我们的心是多么地温暖。
——不论我们的孩子是婴幼儿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都需要获得认同,需要被告知:我们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开心。孩子需要知道:他们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赢得我们全身心的关注。孩子理应体验:他们降临世间,这件事本身就足以为他们赢得瞩目与欣赏。
——一个孩子如果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正当感”成长起来,那么成年以后也会带着幼年的印记,获得强健的情感世界。
凭着这份内在的纽带,他们既不需要向外部世界索取认同,也不会渴求赞赏;凭着内心的“正当感”,他们就能对自己发出赞许。
——我们也许不会支持孩子每一个具体的行为,但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全心全意地支持孩子的最核心权利。对孩子有了接纳心,我们在教养过程中就不会抱有偏颇的判断,在应对孩子的时候也能不偏不倚。在孩子需要的时候作出适当的响应,而不是将我们过去的遭遇和经验作为行动指南;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彻底向孩子“缴械”,尊重他们的本真,接受来自他们的教诲。
——要想接纳孩子,我们就得摆脱有害的陈规,在更深的层次上与他们交心。当我们让自己与孩子的脉搏同步时将会发现,每个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孩子需要我们温柔舒缓,另一些孩子则需要我们刚毅果断。一旦我们接纳了他们最本质的特征,就需要重塑自己以回应他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放下为人父母的架子,逐步变成一个适应孩子需求的父亲或母亲。
——当我们不能接纳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他们撕开了我们过去的伤口,对我们某种自负的情感产生了威胁。我们必须准确地发现自己不能接纳孩子的原因,否则我们或将试图去修塑他们、控制他们、支配他们,或将听任自己为他们所支配。
——我们得认清最关键的一点:如果我们在彻底接纳孩子的问题上有什么困扰,那么问题的源头一定来自我们过去的经历。身为父母,如果我们不能全面接纳最真实的自己,那就永远无法接纳我们的孩子。接纳孩子与接纳自己是紧密相连的。尊重、赞赏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赞赏自己的程度。
——如果我们怀有一种受害者的心理,就有可能告诉自己:“我的孩子目中无人,永远也改不了,我就接受吧。”这样的想法不是接纳,而是放弃。反过来,如果我们抱有胜利者的心态,就有可能告诉自己:“我的孩子是个天才,我接纳他。”这也不是接纳,而是夸大其辞。
——当我们修塑孩子,希望他们迁就我们的期望时,我们对他们的核心本质采取的是抗拒的态度。如此一来,我们的努力自然只能是徒劳无益。相比之下,当我们随时随地接纳孩子的本真时,就会得到一种释然的感觉,内心也会变得宽阔。当我们不再追求控制欲的满足时,就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如果我们从孩子的实际情况而不是从自己的想象出发,就能够帮助孩子塑造起同他们的本质相协调、相适应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