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刷到一个人物访谈的短视频,18岁就能通过倒卖球鞋赚到2万,然后做微商赚到20万,又通过房产短视频吸粉赚广告费、中介费,年收入能接近百万。
而我呢,年近34岁,想离开苦苦煎熬的工作,却突然发现,沉淀下来的赚钱能力竟然为零。
嚎啕大哭了一晚,终于接受了现实,不能辞职,必须熬到找到新的工作。
于是,开始沉下心,哪怕是重头开始学习,也必须让自己变得“独一无二”,否则就会一直这么被动。
这本书的作者也是抱着和自己一样的疑惑来开展研究的。
为什么有些人赚钱好像很容易?是如何做到的?
这背后就和脑科学icon、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等有关。
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把自己变成稀缺资产,不就是“独一无二”的意思吗?
那么,什么是资产?
书中把认知力、行动力、生命力作为资产。
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不能用自己惯常的想法,或者浅层次的想法,来认识这三项资产。
必须边看边寻找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并开启深层次的提问思考。
比如认知力,以往的理解是,钻研专业能力,培养软能力,深层次的理解包括底层思维、商业敏锐力,多学科的融汇贯通,跨域的深度思考等等。
比如行动力,以往的理解,可能就是要努力钻研,精益求精,多考证,却仍然被推着往前走,经常陷入迷茫,深层次的理解,则需要在努力前面加几个关键词,有目标、有结果、有价值的努力。
比如生命力,简单的理解,就是健康,深层次的理解,包含了身心两个方面,和人际关系,心理学等都相关。
34岁又怎样?
现在觉察,现在明白,现在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培养,每一天的行动,都是往前一步,一点儿都不晚。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