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华杉详解
“麻冕”,是祭祀时戴的帽子。用麻来做。中间用木棍做架子,外面用麻布。上黑下红。麻布要织得非常细密,依照周礼,要两千四百缕经线,非常费工。周礼这样制定,祭祀是仪式,而绩麻织布做帽子的劳动过程,本身也是仪式,要人不忘本。到了孔子的年代,大家嫌做麻冕太麻烦,也太费工费事费钱,都改成“纯”,就是丝绸了。
“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孔子说,用麻棉是礼仪规矩,现在大家都用黑色丝绸,这样简单节省些,我也不坚持,从众,跟大家一样吧!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讲见君王之礼,按周礼规矩,是先在堂下磕头,然后升堂,在堂上再磕头。到了春秋时代呢,大家把堂下那一次跪拜都省,直接到堂上磕头。“泰也”,这样自己比较舒泰,对人君也就礼数不够,有点倨傲了。孔子说,这个他就不从众了,虽然大家都看他不爽——我们都只在堂上拜,你非得特立独行,堂下堂上拜两次——但孔子还是坚持守老规矩,拜两次。
为什么麻冕的事可以妥协,以礼的事不妥协呢?因为麻冕得靠别人做,都不用麻冕,就没人做了,时间长了,或许都没人会做了,一个人,坚持不了。
行礼呢,不靠别人,自己坚持就行!
前面有过类似的事,鲁国告朔之礼,要宰杀一只羊祭祀。子贡嫌这老礼麻烦,把那只羊省了。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你心疼的是那只羊,我珍惜的是那礼仪。
仪式就是精神,仪式就是态度,该省的省,不该省的不要省。麻冕也不该省,只是夫子一个人坚持不了,妥协了。
刘澔觉
仪式就是精神,而精神就是一人最核心的力量,只有这种精神力量才是一切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等一切力量的基础。
仪式就是这种精神力量的加持,一定要有,越是重要的事,越需要仪式。而且还要大的重的繁琐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