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观澜:公道杯中照见天地水脉流转的智慧

茶烟袅袅,澄澈的茶汤自壶口倾泻而出,在茶海中流转、交融。这方小小的器皿,承载的岂止是一壶茶汤?当水光潋滟间,你是否看见银河倾泻的星辉?听见黄河奔涌的脉搏?天地间的水脉流转,生命中的精微滋养,竟在这盈盈一泓茶海中,交织成一首无言的宇宙诗篇。

茶海,公道之器,亦是水之微缩宇宙。其形制初显于唐宋茶事,盛于明清,至当代茶席已成为平衡茶汤浓淡、均分甘露的至要角色。雅称“公道杯”,正因它不偏不倚,让席间每位品饮者皆得滋味如一之“道”。

细观茶海之妙——形若静湖,纳百川而不溢,敞口宽腹,容茶汤激荡后归于平静;流如江河,导玉液而有序,流嘴弧度精巧,断水利落,止水无余滴。质通乾坤,清透玻璃可观汤色变幻,温润陶瓷可蕴茶气醇和,朴拙陶器则更添古意天趣。

茶海之中,一泓琥珀荡漾。这水,岂是凡物?“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先贤早已洞见水之玄机。仰望苍穹,银河浩瀚,古人谓之“天河”,是宇宙水精之源。

俯瞰大地,黄河自昆仑奔涌而下,“黄河之水天上来”,滋养华夏如慈母。天地间,长江浩荡、湖海涵虚、山泉泠泠,皆是大地承接天水的庄严容器。此水脉流转,暗合人身小宇宙之奥义。

《黄帝内经》有云:“肾者主水”,藏先天之精。而肾液上行为唾,古人尊称“金津玉液”,是生命甘泉。一盏好茶饮罢,舌底鸣泉,津液汩汩,不正是天地之水在体内流转共鸣?茶汤回甘生津,非独滋味之妙,实乃以草木之精,引动人身水脉之生机。

当我们执起茶海,为众人分斟这凝聚了山魂水魄的茶汤时,何尝不是在演绎一场“天地水人”的交响?

茶海如地,承天赐之甘露:承接自壶中流泻的茶汤,如大地承载天降之水,广博而安稳;汤色映天,星汉灿烂其中:清亮茶汤倒映穹顶,是银河落于杯底的微缩镜像。

水流匀斟,施人间以公道:倾注间,每一盏皆滋味如一,恰似天道无私,泽被万物。茶海之为“公道”,其深意远超器物之用。它无声诠释着天地间最本真的平衡法则——正如天河之水普降,大地河湖各纳其份;亦如肾水周流,滋养百骸无有偏私。

我们以公道杯匀分茶汤,亦是修行一颗“公心”:面对世间得失浓淡,懂得均平持正;身处人生起伏顺逆,仍守中正平和。

茶汤入喉的刹那,是一场跨越维度的对话。银河天水的空灵,黄河地脉的浑厚,草木山川的精华,经由沸水点化,终凝成舌尖一缕回甘、喉间一股生津。

这“玉泉”涌动之际,我们分明感受到:宇宙的水循环从未停歇,天地的能量在体内潺潺流动。品茶,原是借草木之桥,与天地水脉重新连结。

茶烟渐散,余韵悠长。当你凝视茶海中那汪盈盈秋水,且让心沉静如深潭。看水面微光浮荡,似映星河;感茶汤滑过舌面,如沐山泉。

在茶汤的流转与身心的共鸣中,你终将懂得——所谓“悟道”,不过是在一盏公道的茶汤里,照见天地水脉的循环,并在这循环中,找到自己如露、如电,亦如清泉的生命位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