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字,《说文解字》注: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其实,“朋”的本义是一种货币单位。《诗经•小雅》记载“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古代以贝为货币,“朋”是两贝系在一起,有聚集,聚合之义。“朋”又引申为“比”、“并”、“伦比”,故有“朋党”、“朋辈”、“朋友”之说。“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即“朋友”,是指志同道合的友人。
有志同道合的友人从遥远的地方(外地)来找你,一下子高兴极了,乐坏了。可见这位友人在你心里是多么重要,肯定是位知心朋友,是知己。也好长时间没有相聚了,一见面便开心得不得了。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世当以同怀视之。”
人,这一辈子,能有一位知己朋友,那是人生幸事!亦是人生快事!真乃三生有幸啊!可见知己难得。故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像俞伯牙与钟子期那样高山流水遇知音,成为千古佳话。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主张仁政,传经讲学,推行儒家学说与思想,可是知己难得,称得上是一位寂寞的圣贤,没有遇到真正与自己志同道合的知己。直至西汉时汉武帝接纳董仲舒推行“独尊儒术”,孔子的学说几百年后才得以扬眉吐气了,才算是遇明君,得知己了。司马迁作《史记》,把孔子列入诸侯《世家》,大力赞扬、肯赞孔子。这个“朋友”得来实属不易,足够“远”啊!
倘若孔子推行的儒家仁政思想,能早些遇到知己,得以施展抱负,便不会如此寂寞,而是乐开怀!这才确实算是真正地诠释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且是足够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