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到了一月底。因为这学期开始到哈佛上课,才了解到原来哈佛的课程在开始之前会有shopping环节。参加了两门shopping课,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棉花糖实验
其中一门是我准备在春天上的课。教授很努力地在shopping课上讲自己的课程设置和安排。最有意思的是,他放了一个棉花糖实验的视频。
这个实验我之前在别的地方看到过,但教授播放的这个实验是心理学家来做的,过程展示的比较全。大概就是给不同的孩子每人一颗棉花糖,说假如你在我回来之前不吃这个,你会得到两个。最终你会看到,有的孩子没忍住吃了,有的一直忍耐不吃,还有的孩子虽然吃了,但是却说我没吃,我只是在舔。
教授没有时间一一做解释。但总体而言,这个实验的发现就是,能忍住的孩子自控力最好,懂得延迟满足,将来取得的成就相对更大。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的marshmallow experiment。
选择题
上完shopping课的周末早上,班上一个同学问我,你准备在哈佛上哪些课呀。我把我的单子发给他。他说,这门课不错哦。我说,一起去吧,明天早晨开始。
我把我所有的课程资料,以及老师的邮件发给他。他说,谢谢你哦,可是看起来好多阅读,我虽然刚刚选了这门课,但是我想我最终还是会drop这门课。
他说,MIT实在有很多的很好的课,我都上不完。我说,我最终决定从MIT的课里退掉几门,然后选两门哈佛的课。
来MIT读书之后,常常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天24小时根本都是不够用的。从商学院的课,再到商学院之外的课,再到哈佛的课。在上课之外,从大大小小的班级聚会,再到学校的活动,每一个都很诱人。
当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地满满当当之后,发现做加法容易,难的是做减法。于是,学会了要在看到五光十色的诱惑的时候控制住自己,不是来者不拒,而是做好每一道选择题。
就像摆在你面前的棉花糖。你可以选择立即吃了它,因为这短暂的、即刻的愉悦,是比忍耐和等待诱人的。你也可以选择等待,这样你就拥有了两颗。抛开实验本身,我不觉得这两种选择有绝对的对错,但你要在做决定的时候明白,你现在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你要承担起选择的代价。
既要又要还要
曾经在某家公司工作的时候,在Orientation那周里,HR非常自豪地传递企业文化,说我们文化中的一条是既要又要还要。当然,这是对员工的要求。
这种口号式的标语,一说出口就感觉铿锵有力、让人顿时热血沸腾,当然也很好被植入脑海。当时的我懵懵懂懂,似乎觉得这句话有点道理,又似乎觉得哪里怪怪的。
其实这句标语是似曾相识的。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习惯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用最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不过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缩影。于是孩子长大成人,潜意识里对自己、对他人,都是这样的诉求,当然也会在潜意识里认同这样的企业文化。
大概也是棉花糖实验的缘故,我最近总是想起这句话。就像这个实验里的孩子,既想立刻吃了眼前的棉花糖,又想得到两个。
孟子曾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于是他选择舍生而取义。
MIT的谈判课
这周上了三天学院的谈判课。教授花了两天的时间,从各种实验性地游戏里,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就是双赢。你谈判的时候,如果只想一味地个人利益最大化,那可能没办法达到共同的利益最大化。在他设定的所有的游戏规则里,只有你想办法让对手和你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你们才会共同得到最高分。而假如只是你个人得分最高,通过碾压的方式然你对手得分最低,你们最终没办法得到共同的最高分。
三天的课很难掌握谈判的精髓。可还是让我想到这个棉花糖实验。
我们面前的谈判对手,可能他在小时候是选择一颗糖的孩子,所以他一直在追求短期的快乐;也可能他是追求两颗糖的孩子,他善于控制自己的需求,耐心地和你谈;当然,你也可能遇到了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对手,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们很难选择对手的类型,但是我们时刻都能了解自己的内心。你是棉花糖实验里的哪个孩子,你又想做棉花糖实验里的哪个孩子,选择权和决定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我想起第一次看到棉花糖实验的时候,是一个博主拍的自己的两个孩子。可是,她还做了第二个实验。实验里,她给哥哥三块饼干,给妹妹一块饼干,然后说,妈妈就只有这些了。四岁的妹妹气哭了。七岁的哥哥立刻把两块自己的饼干给妹妹,只给自己留了一块。妹妹见状,站起来努力地拥抱了一下哥哥。
我被这个温暖的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想视频里的哥哥,在失去两块饼干的同时,应该也得到了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