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与《学会提问》、《潜力量》同属于沟通类书籍,顾名思义让我们通过谈话获得更多帮助或者说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本书的开篇作者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的对话中,能够很容易表达的,都是字面的意思,而谈话者的情感情绪以及心理变化都是潜在的信息,很容易被表面信息所覆盖。
特别是人们对于情绪的了解,谈论情绪和管理情绪一直是非常大的挑战。往往我们很难控制自己,又或者是采取避而不谈的方式,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给传递信息带来了困扰。
谈话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情绪会占据上风,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很难做的。因此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作者交给我们一系列的方式方法,让谈话更高效。
首先我们要明白,争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往往在谈话的时候,我们总会认为问题是出在对方身上,对方固执,我们会更强硬;对方自私,我们会比他更执着,常常因为这样我们会引起不必要的争端,在谈话中各执一词,最后不欢而散。
就像书中的冰激凌事件:男主人公只是想提醒女主人公,注意摄入的热量过高,女主人公却认为他在挖苦自己。而男主人公则认为女主人公无理取闹。
在这件事情中,两人对对方的意图假设都是错误的。他们的结论都是以对方行为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形成的,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将自己的好意与坏影响放在了一起。就比如我们常说的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坏的影响是无法被抵消掉的。
往往这个时候我们会陷入指责的怪圈,不断的去批判对方,这样就很难找出真正的矛盾所在。而且指责是不公平的,是一种强加的情感。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归责,也就是说要理解对方,凡事向前看。关于归责书中也讲到了三种误解:
1.应该只关注自己的责任。
2.放弃职责是对自己情绪的否定。
3.归责意味着指责受害者。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这些责任,比如在职场上遭到了不公的待遇,我们会向家人或朋友抱怨,而不是寻找机会与领导倾谈;这个人很冷淡,防备心很重,外人无法与他进行有效沟通;,原生家庭带来的交集差,让两个人无法做到感同身受;我们假设对方扮演的角色是错误的。
而且很重要的是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很难避开情绪,一旦我们存在了想要放弃情绪的想法,他可能会在谈话中表露出来,或者是直接爆发。
情绪是随着思想感知而变化的,所以想要改变他,我们要先改变自己的想法。书中讲到了,一个人在潜水的时候遇见了鲨鱼,在看到鲨鱼的最初,他的心跳加快,这个时候他的情绪是害怕。而当鲨鱼游进了,他看到这是不攻击人的礁鲨,情绪变得亢奋,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观察鲨鱼的好时机。
所以在我们谈话之前,首先要审视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接着了解对他人意图做的假设是否是正确的,最后考虑规则体系,让自己的谈话有目的,做情绪的主人。
在谈话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聆听。只有你专注的聆听,及时准确的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才能让谈话顺利的进行。
我们要始终记得,人都是平等的,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从对方的身上能够获得尊重,当然在谈话中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定要谨防自己出现人微言轻的情绪,一旦出现这样的情绪,则没有办法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适当的时候要勇于分享,你要注意,不要给分享画上义务的等号。
想要清楚明了的把一个故事说清楚,我们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不要把结论当做真理。
2.让对方知道结论是从何而来的。
3.不要使用往往从不这样夸大其词的言论。
最后作者给出了我们高难度谈话的清单,一共是分为了5个部分。其中第1部分我们需要梳理三层对话,让自己清楚地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充分理解自己此刻的情绪,并且捍卫自己的认知。
第2部分我们需要检查谈话的目的,确认是否有必要,在此时提出争议性的话题。
第三四部分则是要充分了解,你自己和对方的故事,让大家畅谈起来。
最后则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我们一定要明白的是,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所有的争论和争吵都是双方相互的。只要我们投入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一定会收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