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口,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思想的窗口。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想思维。
在日常沟通中,为什么会有“语言暴力”?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有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有负面影响,他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这些沟通方式可以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结果会导致“语言暴力”。沟通的后果就是:沟通者没有表达出,接收者也没有体会到两人之间“爱”的流动,而只有疏远和伤害。
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思想思维所导致的。马歇尔博士总结为四种:
💣道德评判
💣进行比较
💣回避责任
💣强人所难
我们逐个分析一下每种沟通方式的定义、表现和原因,希望能够引以为戒。
1)道德评判
定义:道德评判是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
例如:“你太自私了。”“他对人有成见。”“这是不恰当的。”
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我们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评判”别人。首先评判别人是有好处的,因为我们直接了当地给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来自于我们一直以来的生存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地,不加思考地去应对周边复杂多变的环境。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自省,我们的第一反应,或者是“结论”真的是一定对吗?这个还需要思考。
很长时间内,我看电影都没逃脱一个怪圈,我一直想分辨出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里,这种区分很容易。主角必须伟光正,占据了道德的至高点,为人处事都很完美;反角必须是被丑化,最终也一定会受到惩罚。在传统戏剧如京剧、川剧里,只需要看看脸谱就能分别出好人和坏人。
现代社会已经逐渐多元化,我们渐渐在抛弃那种“非黑即白”的粗暴选择,对待同一样事物有了很多不同的看法,象Facebook上面的性倾向都已经有了64种划分之多。
再看现在国内的电影、电视剧,在人物刻画上不再呆板,“好人”也有作恶的小动作,“坏人”也有可爱可怜的一面,甚至有些角色复杂到无法评价,只能按事件场景去具体对待。
人生如戏,我们在生活中,如果不是足够警醒的话,有可能就会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别人,比如: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同样的,要是达不到自己的期待,我也会觉得自己有毛病。我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因此,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可是,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诸如此类的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不幸的是,以这样的方式提出主张,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在这里,我们不要将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混为一谈。什么是可贵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此时,我们就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冲突。”
同时,我们也要留意不要矫枉过正,走向“老好人”的极端。有些人会以“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率”开始,然后就对别人大发议论,这当然不好,但如果只会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式,我没有资格去评论别人,所以对这人这事,我不发表看法/我没有观点”,这些也是一种误区。试问如果坦率的沟通,没有想法的激荡,没有思想的交流,每人自扫门前雪,想把“人”和“事”去绝对隔离,难道真的好吗?
这个基准和尺度如何把握呢?我个人认为应以“是不是以事实为基础”。最有争议的的情况,也是大家对所依据的“事实”有不同的看法。这样的沟通交流才能博采众家之言,而又不会让当事人被无理评论。
如果真的想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丹·格林伯格
2)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俗语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是很有道理的。“和...相比”是比较者的口头禅。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比较。
比如催婚的典型句式:“你看别人家孩子都谈恋爱了/孩子都三岁了,你要抓紧啊。”
还有“别人家的孩子”,比如:“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聪明。”
还有“别人家的老婆老公”,比如:“你看别人家的老婆多会做饭;你看别人家的老公多能挣钱;你看别人家买的房子多大;你看别人家的装修多有口味......”
用”身边的人”和“别人”比较是一种比较明显的比较,用孩子比伤孩子;用老公比伤老公;用老婆比伤老婆。
还有一种“内伤”式的比较,就是拿“自已”和别人比,比如:
“唉,我这次演讲一开口就哆嗦了,和张三比差了太多,我实在是太差劲了!”
“唉,那么多人二三十岁就千万身家了,我还在为一万块的月薪而努力,我真是太差劲了!”
“唉,王艳怎么可以那么漂亮,还有才华,我真是太差劲了!”
“唉,今天看到李四戴的手表,了解到他平常的消费习惯,我什么时候才能这样花钱啊!”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话语,我们的内心能够做到祥和安乐吗?很难。
所以进行比较不是伤人,就是伤已。这也是阻挡我们爱自己,爱别人的一种常见形式。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马歇尔·卢森堡
3)回避责任
在生活中,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你让我”这些短语,来避开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例如:“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让我伤透了心。”此时,我们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
书里面还有其他一些例子:
为什么要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他跑到街上去,怎么说都不听。
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叫我这样做。
为什么要抽烟? -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 -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而且还是一个父亲。
在很多心理学流派里,都非常注重个体责任。比如说,很多研究表明,自尊就和责任感有很大的关联。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在他的著名著作《自尊的六大支柱》里给出自尊感的六大支柱:
✅有意识地生活
✅自我接受
✅自我负责
✅自我维护
✅有目的地生活
✅个人诚实
而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的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也提到了他的“目的论”(相对于“原因论”),阿德勒相信人人皆可改变,人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原因是自己不想改变。
同样的,每个都有选择,除非在他拿别人来作为借口,不想去做选择。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他完全没有责任感,也失去了自尊,也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自爱。
这样的一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模式里,语言通常是扭曲和暴力的。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为一个学区的老师提供咨询服务。一位老师说道:“我讨厌评级。这样做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很紧张。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区政策。”此前,我们刚刚练习如何以负责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建议这位老师用以下的方式来表达:“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她脱口而出:“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她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回答说:“这正是我建议你这样表达的原因。”
4)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你应该”,"你必须”是强人所难者的口头禅。
一方面,我们会被人强行要求。
在普通员工看来,上级可以随时打乱你的工作安排,可以强迫你加班;
在学生看来,老师可以要求你学习你不喜欢的东西,否则就要见家长;
在客户看来,他可以随时撕毁之前的口头或书面协定,他可以随时无条件不付款,除非你答应他不合理的要求。
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强行要求别人:
孩子是弱者,他老看手机,你有权力马上没收;
下属是弱者,既然自己当然领导了,给下属说话还不听,还当领导干吗呢?
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既然不喜欢被胁迫,可又在强人所难,这难免会增加双方的心灵隔阂。
事实上,许多人的经验证明,作为父母、师长或经理,我们虽然想改变他人并让他们循规蹈矩,但强迫别人最终还是无效的,他们迟早也会想出办法来对付我们。
总结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道德评判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异化的沟通方式还淡化了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责任意识。此外,强人所难也会造成心灵的隔阂。
如果我们想彻底摆脱“语言暴力”,那么一定要留意甄别并避免上述四种异化沟通方式。
(全文完,“ManagerUp职场精进”,“习惯养成”,“回应的艺术”更新中...W.X“中层管理精进”,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