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从不善于听从长辈的教海,但是他们从不会错过模仿长辈的行为。— James Baldwin
hi,欢迎来到我的杂货铺。
我在工作中是个说服力很强的人,因此也更习惯于通过语言的输出来达到目标。
但这也使我成了一个爱说教的爸爸,而且儿子越是听不进,我就越是止不住地住讲更多道理。
这个马上三岁的小脑瓜,你说他太小了听不懂吧,每次你说完上句他能接下句;你说他能懂呢,他可以一边嘴里复述着「玩鞋子不卫生」,一边毫不耽误地摸鞋底给你看。
擅长的说服技能在人类幼崽面前的失效,让自认情绪稳定的我,也常常忍不住对他发火。
好在我还擅长另一项技能,那就是反思。
先给你讲一件昨天遇见的「一块钱」的小事儿。
昨天在下班回家的公交车上,我坐在前门靠窗的位置。
有一站上来一个四五年级左右的小姑娘,背着大大的书包拎了个手提袋,约摸是刚放学。
上车之后她就开始在书包和袋子里翻翻找找,同时对着手腕上的智能手表说着什么。
因为离得近,我隐约能听见是公交卡找不到了,正在问家里的大人。
又过了会儿大概还是没找着,小姑娘走到前面和司机师傅解释了下自己忘带卡了,师傅点了点头,她就回原来的位置去了。
本以为这件再寻常不过的小插曲,就此就结束了。
三四站路程之后,小姑娘到站下了车。
紧接着一个微胖的中年大哥一只脚踏上前门台阶,伸手往投币机里塞了一块钱纸币,人却没上车。
“师傅,刚有个孩子,没带卡。”他说完便退了下去,声音有点带喘,额头还渗着汗珠。
透过车窗我看见了刚才的小姑娘,正站在站台旁微笑着,双手合十朝驾驶座的方向颔首表示感谢。
后半段路上,这件事在我的脑海里反复涌现,挥之不去。
因为如果换作我是这个爸爸,我大概宁可花这个时间多刷两下手机,多看两页书,甚至多写几行代码。
定然不是舍不得那一块钱,恰恰是因为才一块钱。
小姑娘是幸运的。在瞧见爸爸匆匆赶来补上票钱的那一刻,诚实、信用、尊重等等这些干巴巴的词汇,一定在她的脑海里瞬间丰满起来了吧。
类似的画面,可能曾经已有许多次,也还会有下一次,下下一次……
这些记忆叫做「体验」。
体验是主观的,她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才更愿意去相信;比如跑得一头汗也要赶来补票的爸爸。
体验是内在的,她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强加,自己就会产生思考;比如这一块钱要是不补上会怎样。
体验是多维的,她置身于情景之中的同时,情景也在给予她各种各样的反馈;比如司机师傅欣慰的微笑和来自我这样的旁人赞许的目光。
然后她自己会筛选、积累、总结,形成了对它们的理解,这叫做「价值观」。
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悄无声息地完成了,没有口干舌燥,没有脸红脖子粗,更没有鸡飞狗跳。
所以一直以来说的「言传身教」,顺序可能反了。
「身教」带来的是更立体的体验,有了它,「言传」的内容才能有立足点。
在进入更广阔的世界之前,孩子最多的体验就是你和他们每一刻的相处。
如果在说教这个方向上投入时间和耐心,像我一样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摆道理,儿子即使倒背如流了,道理还是道理,他还是他。
就像你养了一只鹦鹉,如果有足够的耐心,花几年时间让它学会相声里的「报菜名」估计也不是不可能。
但它始终不会知道「蒸羊羔」是个什么玩意,直到你端一份摆在它面前。
你的孩子自然是比鹦鹉要聪明百倍,但在缺乏体验的情况下,面对再多的道理、经验,他也和鹦鹉听书没什么区别。
主动「言传」的往往是你加以筛选后的内容,而「身教」一直是在被动发生的,因为相处时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
一个要命的问题是你无意识的「身教」和「言传」并不一致。
你对凑过来看你手机的孩子说小朋友看手机伤眼睛,转头自己接着划屏幕,让他如何相信你的「鬼话」?
更高级的教育,自然伴随着更大的践行难度。
这场修行里,学习的主体是孩子;同时被考验的还有你的知行合一。
这就是所谓的共同成长吧。
点亮「赞和收藏」,愿你的孩子在有你参与的体验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