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断舍离”有感

        今天看了一篇罗辑思维公众号的文章,《关于“断舍离”的清单》,其中有几点让我感觉受用颇深:

1. “断舍离”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由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断”指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指把堆放的无用之物全部清理掉;“离”则指抛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简单、舒适的空间之中。

        李笑来老师说过,学习新事物最基本的几个原理搞清楚。所以,明确“断舍离”的定义。

2. 近年来“断舍离”在全球大行其道,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物品已经过剩,很多时候反而因此被物质,甚至是被废物绑架和操控。不信你数数,光是用不上但存着“备用”的电池、手机壳、圆珠笔,你有多少?

         这一条说到我心坎里了,家里的圆珠笔和笔芯最起码有50支以上。

3. “断舍离”的第一步不是扔东西,而是摒弃心中的定式思维。要相信:不论现在有多少东西,跟最轻松的生活状态相比,肯定还是太多了。

        我那些书留着到后来翻开的次数,少之又少,几乎没有动过。

4. 把时间尺度聚焦到当下,不要盘算买这个东西是不是占便宜,只问现在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是否舒服。所以,永远不要趁“双11”囤卫生纸,忍不住的话,想想你家每平米的房价。

         这一条很重要,是我的老毛病。

5. “断舍离”要扔掉的,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就是垃圾的东西,更包括了那些虽然还有价值,但是你自己用不上的东西。判断的原则很简单——半年内都没用过,扔。

        家里有很多都是半年以上至一年没有动过的东西了。

6. 要收拾整个家往往难以下手,给自己定一个时间、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类别的物品,会更容易开始。比如,星期六把所有藏书整理一遍,只保留下那些你会经常查阅的工具书或者特别有欣赏价值的精美画册。那些看一遍就行的流行读物、过期杂志、可以拍照存到手机里的说明书、已经有电子书的一般书籍,扔。

        比如前几天端午节和妈妈白皮猪三人一起收拾厨房。

7. 把使用主体缩小到自我,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没价值的纪念品、别人送的但不喜欢的礼物,扔。

        有些朋友送的东西,丢掉总觉得难为情,所以我现在还留着小时候同学送的礼物,哈哈哈。

8. “断舍离”不是让你时刻花时间整理,它恰恰是一种不用整理的整理法。经过“断舍离”之后留下的东西,互相之间功能互补,每一样都不可替代。所以,最奇怪的一种物品叫做“收纳用品”——唯一的用处就是纵容你保存废物。尤其是买东西附赠的漂亮的购物袋、企图用于收纳的包装盒、所谓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收纳工具,扔。

. 新购物时,原则是只买该品类中自己所能负担的最好的,绝不接受替代和凑合。底线是绝不再买已经扔过的东西。

       这一条第二重要,买负担得起的最好的,不买凑合的替代的。

10. 不要做所谓的业余二手生意,不要琢磨着把你的废物卖出钱来,不肉疼治不好囤积症。“断舍离”是为了生活得更加简明扼要,而不是消耗更多时间。


夜色

我也要开始不定期地“断舍离”了。

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你可以先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1.你是一个念旧的人吗? 2.你会因为不舍得扔掉东西而囤积物品吗?...
    惜她阅读 15,931评论 1 101
  • P1,课前提问:你躺枪了么? 为什么家里到处都是?好乱好烦,不想打扫,却看什么都想买。 这个东西先留着用,双十一又...
    小鑫子阅读 7,848评论 1 16
  • 总字数:16000字 关于断舍离: 1、主角是自己。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物品,到底是需要还是不需要。 2、感恩的心...
    婷子阅读 10,542评论 2 50
  • 一年到头,是继续“恋旧”还是“断舍离”,今天就来做个决定吧。 人类面临有三个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
    菲乐阅读 9,341评论 4 28
  • 《断舍离》的读书笔记 作 者:[日]山下英子 出版社:广西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 次:2013年7月第1版 作者...
    格式化_001阅读 7,05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