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老公教儿子写字,父子俩坐在餐桌前一幅温馨父慈子孝的场面。不着急,慢慢来,放慢速度,…13岁这个画面也许来得有点太迟,但终于来了,特别欣慰。
今天下午儿子写历史作业,满篇鬼画符,一个下午写了不到300字,也没有按计划完成。我内心有怒气,调整了下情绪,跟孩子讲了一些道理,花时间精力去写,字还看不清之类,希望他重新写,计算了按照他的之前写字速度,这些字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孩子消极抗拒,我俩就在僵持着,我知道硬来肯定不行,但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娃爸在里屋睡觉,听见我们的讨论,过来了,看了看字,没有发火,说了句确实都不认识,重新写一遍吧。孩子没动,爸爸拿着作业本到餐桌前说,来我教给你怎么写。他把那页撕了,然后自己先在前面工工整整写了两行,还说,我现在写字也不太好看了。
孩子放下了防御,走过去看了爸爸写的字,就去拿pad看历史题纲,他说我来写吧。
他爸爸的这一操作让我也挺感慨,孩子的字一直很差,说了多少次,他爸也是示范了几次,也苦口婆心教育过,但一直还是没有改进。想想小时候确实没有教过孩子怎么写字,孩子那时候抗拒,我可能也被孩子的情绪影响,没有稳下来一点点教,更多是用嘴去说,而且孩子不愿写,还有那么多作业,我也是想能写完作业就行,慢慢再改。没有想到一直拖到现在。
现在有点明白,在幼儿园我们为啥都是示范操作一遍,再让孩子做一遍,有些孩子就是会急,我们可以跟孩子说,慢慢来,不急。用自己稳定地态度去影响孩子,而不是被孩子带偏。用嘴教孩子和用行动教孩子,孩子感受不一样。爸爸也在给我做示范,太值得我学习了!我很爱孩子,但真是不会教,我不会把动作分解,不知道分解步骤,不知道怎么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说出来,心太急是我需要克服的。
爸爸一直跟孩子强调慢一点,不着急,看一句话记心里看着本子在写出来,遇到不会的字停笔,看好了,再落笔写,…不厌其烦在说,当然这个过程是和谐的,孩子哪个好的字他会及时说。
将近1个小时,孩子终于写完,看着赏心悦目一篇字,一家人都很高兴。写字期间,爸爸还跟孩子聊,你知道为啥领导人讲话都那么慢吗?因为这样他们有思考时间,就不会出错。你写字也一样,不要着急,单个字练好了,后面才慢慢会快。每次写字自己都要有意识,慢点写,想着字要写的比上次有进步,别人不能一直看着你,不能又回去了。…整个过程孩子状态也很舒适,虽然有时候写快了,不好了,被他爸说了点,也没有抗拒,写完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写完爷俩一起站在餐桌上修灯,孩子很认真的跟着研究,看着两点差不多一样高的男人站在那,画面让人感动。
爸爸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