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也会把我们最坏的一面呈现出来。”
战争是什么样的,在中国大多数的70、80、90甚至00后心中它仅存于书本电视新闻中,但它犹如一只野兽侵蚀着每一寸土地,吞噬着人的良知,站立在硝烟之中俯视着挣扎悲苦的人类。
而战争中没有赢家。这部由德国拍摄的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让我们看到德国自身对这段历史的审视,重新回顾那段肮脏不堪,残忍血腥的罪孽。同时二战带给了每一个人摧残,不仅是犹太人对战国还有德国自己。但毫无疑问的是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集团是罪魁祸首,为什么在这场战争中大多数人是自愿加入,而且对希特勒极度效忠呢?影片中就有一位德军士兵谈到自己如何会爱上射击时说:“七岁的时候,我们的父亲丢了工作,于是我们就在森林里打猎,直到元首上台,父亲才又有了工作”,在当时遭受一战重创和经济危机的德国,国内面临着失业和惨淡的经济状态,希特勒的一系列政策促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增长,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他创造了德国经济恢复的奇迹,这使得希特勒在国民心中大有威望。
回到影片中,故事以五个好朋友为主线,战争影响着他们起伏不定的人生,决定着他们最终的结局。威廉是响应希特勒号召自愿入伍,崇拜军人荣誉向往纳粹党,他拥有精湛的作战技术,利落干脆的手法,但面对他们对犹太人无差别的射杀和一次没有任何援助下的作战失败后,威廉醒悟过来才发现这一切包括自己不过是纳粹的杀人机器,他说“1943年9月,刚参军那会儿,我们为祖国而战,到了后来开始怀疑这一点了,就为战友而战,我们不能抛下战友不顾,可是要是战友都死光了,那再怎么办呢?就剩你一个人了,只剩下你一个,自欺欺人了,那你还能为谁而战呢?”影片后威廉在小屋里逗猫洗鱼,那一刻他内心才有了片刻的宁静。夏洛特是一个天真并且忠于自己的祖国的女子,以为祖国效忠自豪,举报了犹太护士莉莉塔,也是这位犹太妇女救了她一命,最后才活着回到了德国。
威廉的弟弟弗里德他是一个“胆小”的读书人,也是在这场战争中唯一一个从始至终保持清醒的人。他清楚的明白战争的性质,知道如何在生存与道义做选择。在影片第一集弗里德不敢开枪杀人,但最后却毫不犹豫的射枪杀了小女该,勒死了一批犹太人,甚至射杀战友,似乎他变得麻木冷血,但他清楚在这场战争中,即使不是他下手也会有别人,都身不由己没有选择。不论是他做什么都可以体会到他对战争深深地厌恶,渴求结束这一切血腥和肮脏,所以在最后他让其他人选择投降,而自己奔赴敌人枪口之下。
维克多,格里塔,一个是众矢之的犹太人一个是渴望成为歌星的委身做情妇的人,注定这样的爱情没有结局。所幸是维克多没有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一路逃亡活了下来。而格雷塔在留在战地时就清楚认识到这场战争根本不会胜利,在黑暗的牢狱中去接受最终的一切。
正如弗里德说的战争会暴露出人们最坏的一面,残忍杀戮,毫无人性。在这丧失理智的背后是家庭亲人的离散,是活着的人一辈子痛苦和阴影。一场战争毁了一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