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再次读这本书首先要明确的一个概念就是效能。效能的产生基于原则,也就是产出/产能平衡原则,鹅生金蛋的故事可以加以说明。
一个农夫无意间发现一只会生金蛋的鹅,不久便成了富翁。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急躁,每天一个金蛋已无法满足他,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生不出金蛋。
效能就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在故事中金蛋就是产出,那么鹅就是产能,宰杀鹅无异于就是产出与产能的失衡,这样就是违背了原则。
解释效能概念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平常会无限制的消耗自己的身体,以求获得更多的财富,但是当身体垮掉后,那么就意味着产出产能的失衡。
其实效能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应用,比如在爱情婚姻中,如果只想拿到金蛋,享受权益,而不注重维护感情,那么终有一天热情消退,产出产能也会失衡。
再比如在教育子女中,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等到孩子长大了却希望他能够按照自己期望的样子成长,这就是忽视了对产能的培养。
唯有在金蛋与鹅的健康和幸福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
我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所追求的东西是不同的,如果在某个阶段过分追求产出,往往会急功近利,导致失衡的出现。七个习惯的基础正是效能这一原则,而效能也可以通过七个习惯得到充分实现。
习惯一:积极主动
这一点更多体现的是我们在遇到问题时的反应,你是会从内心寻求还是向外界寻求呢?
很明显如果我们能够更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你能够更好的把事情处理好。积极和基因、环境、教育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大,它只是你内心的一个选择。
当你习惯性的说如果……,不妨改变一下思维,不要从外部找原因,坚持自己内心的原则,化被动为主动,那么内心的体验则会更好。
有时候我们内心的不幸福只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观念,不管你目前现状如何,你自己的心境是你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们要明白个人意识和意志其实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当我们和伴侣吵架时,处于僵持冷战之中,这只会消耗感情能量,无疑这是不利于产能的。此时不如积极主动,不要只是揪着他人的错误而放不开,这其实对产出产能平衡原则的维护。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如果说习惯一是告诉我们可以想,那么习惯二就是告诉我们想什么。
人的脑海中有各种各样的在想法,可是我们如何判定这些想法可以做呢?那么就需要让我们订立一定的原则,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撰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说明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业。就我而言,我的个人使命宣言如下:
家庭: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有问题及时沟通、不过分要求他人
事业:教学上认真负责、坚持看书写作、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母婴育儿
自我成长:做好计划、利用好空闲时间、不急躁、少些担心忧虑多些踏实努力、专注当下畅想未来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中心,回顾自己近两年来的历程,生活中心主要在孩子身上,这是不可取的,不过分要求他人,只求能自己尽力而为,带娃即是带娃,不要过多和工作娱乐混杂在一起。
书中提到的应以原则为中心,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和力量。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效能的思维方式,如果发现产出和产能有所失衡及时调整。未来的生活我要把个人使命宣言付诸实践,并且让我的伴侣也尽可能的明确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
习惯三:要事第一
这一习惯就是提到如何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每天面临着工作家庭的事情,杂乱无章,但是要做到的就是别让琐事牵着鼻子走。
从以上的图表来看,如果每天被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追着跑,那么时间很难合理利用。当然紧迫却不重要的事情是需要我们及时解决的,但是一些不紧迫的事情却很容易消耗我们的能量。
而且在利用时间时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重要且不紧的事情然后以此来合理来统筹大局,比如我应该着眼于个人发展而不是整天局限于日常的琐事。可是现实中我们总会被蒙蔽双眼,认为紧迫的事情就是重要,这样很容易会忽略个人发展。
找到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然后集中注意力去做,这就是一种高效能的方式。
书中提到人类成长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以上三个习惯就是由依赖期走向独立期的必要的习惯养成,这更多的是代表着个人领域的成功。
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就个人来说,依赖期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改变思维模式,养成三个习惯。真正的独立能够让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但是却很难获得再进一步的成功,所以这还需要进一步的习惯养成,进而才能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