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指数:9分
感恩安全像空气一样的存在
感恩顺利完成
感恩爸妈的鼎力支持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中的先进,词义与现在所理解正好相反,代表着早先的文化。野人在这里并非是不好的,只是讲的出身而已。先学礼乐再出来做事。而后半句是先做事,再慢慢学习礼乐。最最一句话,也证明了野人的接地气。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是孔子在晚年所发出的感慨。当年跟随我在陈国、蔡国经历过苦难的那些人,现在都已经不来看我的。被遗忘的老师。但这句话让我看到游学在孔子时就有了,而最近几年又特别兴盛。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段话没有子曰二字,说明不是孔子说的。这是编著《论语》的人后来总结编进去的“德行四科”。重要作用在于设定了《论语》的“四科十哲”。如果把孔子所教的学生分成不同的系,可分为四个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指一个人谨言慎行、安贫乐道、埋头苦干。孔子欣赏德行好的人,不喜欢夸夸其谈、巧言令色之人,入到德行科的人,往往沉默寡言。入到言语科的,能够应答自如、适合做外交家的人。入到政事科的,能够打理政事,可以去收税、打仗的人。入到文学科的,不是说能写小说的人当时也没有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文学科的学生,是能够做学术研究、编纂文学典籍的人,属于做学问的好苗子。但这并不是孔子的意思,所以有待考究。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这句话再次表明了孔子对颜回的喜欢,用了明贬暗褒的形式。这句话体现了颜回学习的方式:在学习某个新知识时,遇到了不懂的东西,不要着急反驳、质疑、发问,而是先自己思考。自己思考,大脑就会产生摩擦,产生痛苦,最后在彻底想通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感受到喜悦,也才能真正记得牢固。延伸至工作中,都能如导航软件一样,在工作中提了建设性意见。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同的格局带来不同的视角,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闵子骞与父亲的对话,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1,南容叫南宫适,每天多次念叨一句诗,告诉自己要谨慎说话。他是谨小慎微,爱惜羽毛的形象,是贵族出身,品行又好,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孔子将自己女儿嫁给公冶长,说明孔子大公无私、不争。2,如果有一句话能够一生诵之,就能终身受益。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颜回的喜爱。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会产生认知失调。所有的愤怒都来自对自己无能的恐惧。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之言,言必有中。学会有效而恰当地提出反对意见。夸奖一个人话说得并不多,但每次都说到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