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我有幸一个人打起背包花了10天时间游走在河南山西上。一路记行,写下了下面的文字,发上来与大家共享。
对于中国文字博物馆,我可写的很少。不是没有感触,而是要介绍的远不及网上详尽,我的拙笔只能写四个字:宏伟博大。
详细内容看我拍摄的图片吧,我算是非常尽心地用相机记录了一番。
只想写两个片段:
一是游览展馆暂时休息时,遇上一老婆婆,她坐在展馆外的长椅上,非常热心地与我唠家常,而她的话我实在是半懂不懂。后来慢慢明白她也不是安阳人,而是长沙一个什么地方人,女儿在这里工作,有了小孩,她才过来。今天是女儿带她与小孩参观这个“大房子”,这是她的原话,她说“造得这么好的,看也看不过来,还不要钱”。我猜她们是带孩来接受教育来了,心想这孩子可能是个学生,妈妈就抽空陪孩子来欣赏传统文化。聊着,一个极年轻的女人抱着一个婴儿过来,叫那老婆婆“妈”,我傻眼了。敢情是因为不要钱才来这里逛的吧。
二是出馆时,一男人叫我给他一家拍合影,那小孩五六年级的样子,看来真是带孩子来受古文化熏陶来了。我给他们拍了几张,尽量想拍得好点。那男人就主动提出也帮我拍,非常尽心地考虑着顺光逆光背景的关系。他说他是安阳人,就因为这里不要钱才一直拖着没来参观。我向他微笑点头。觉得河南人并没有外界传的那个样子,一般的老百姓毕竟各地都一样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