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改变要想持久保持下去,就需要让行动一直存在,那如何让其一直存在就需要切实的目标、方法与和现实接触。但如果没有目标,就不会有行动的张力;没有方法就只能让目标处于空想的状态;不与现实接触就让自我陷在一种唯心主义中,自我满足,停滞不前。
当我们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往往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使开始满腔热血,积极向上,越过越有疲惫感,最后不得已对这种结果感到失望而慢慢放弃,这是一种常态。因为目标定的太远大,而行动能完成的进度确是很少,导致内心对于目标的成就感比较低,无法再次刺激大脑中的神经质去分泌相应的激素去让我们对下一步的行动充满活力,这就是无法持续对于行动的张力。
创造才能制造持续的张力,在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是很乐意去投入自己时间与经历,因为我们并不是将实现目标当做一个要解决的麻烦,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它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考虑自己想做什么,现实是什么样,环境能提供什么,再想办法去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会将事实作为创造的条件限制,尽力去解决它;而如果是以解决问题的思维去完成它,会把现实作为先天条件,而考虑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两者在心态方面大有不同,解决问题型思维会更容易在面对困难是选择放弃或逃避。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习惯性去先考虑事情的风险性,这样避免了危险,也限制了行动,所以当目标确定时,不如让创造性思维去执行,它可以产生行动的张力,帮助我们有效地应对和组织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