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一天下午我和萱萱约了欣欣和欣欣的妈妈,一起去家附近的公园踏青。出门前萱萱开始翻箱倒柜找衣服,一看这是要打扮美美的出门,“妈,今天我穿裙子。”听到这话,我先是一愣,接着内心窃喜,因为萱萱自从升入初一半年多的时间了,像是变了个人儿,不做特别“女生”的事情,特别是穿裙子。走路,说话有时候很夸张,一看就是在刻意模仿男生,前段时间觉得扎头发耽误时间索性把头发也剪了,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我心里多少有些异样。有一天放学回家,萱萱兴奋地对我说,“妈,今天我去打篮球,竟然有女生走过来问我,你好漂亮,你喜不喜欢女生?”我一听着实诧异,但表面还是云淡风轻的样子,只是应和一下,然后把关注点落到打球上,听她分享打球的乐趣。
还有一次欣欣妈妈有次来家做客,不经意说道,“萱萱走起路来,很酷的样子。”当时我只是笑着应和,心里早犯了嘀咕,所有迹象表明萱萱很想做一个男生,对女性的身份变得不认同!我觉着有必要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听听孩子真实的想法。
“妈妈,做女生不好,没意思。”“怎么这么说呢?”“我们班女生几乎都是乖乖女,特没劲,体育课上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只有我自己坚持做练习,那时候感觉很孤单。我还是喜欢跟男生玩。”一天吃完午饭,孩子说起自己上体育课的事情。我一听,机会来了,于是接着问:“看来你认为做女生不好?”“嗯,以前和姥姥在一起,她总对我说,女孩子不能乱跑,不能爬高,女孩子不能大声说话,女孩子不能……做女孩子太烦了!女孩子干个啥都被指指点点。”听萱说完,大致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是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不止女孩子,男孩子同样被各种框框限制了。比如男生不能哭,男生必须坚强。”听我这样说,萱萱瞪大眼睛看着我。“其实我小时候经常翻墙,还从矮墙上跑,然后跳下来,当时觉得自己特别牛!”萱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再说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这不都是女生,既能持家有道,又能带兵打仗,真正的女中豪杰,女中英雄。”听到这里,萱若有所思的样子。“作为人内在本身就是复杂的多面的,一个人身上有女性特质同时也有男性特质这个并不冲突。女性的优势在于感情细腻,做事有耐心,对待他人更有同理心,当然女性也确实有弱势的部分,比如可能会比较情绪化,不够理性。可是不完美才有进步的空间呀,修炼自己的理性也是很酷的事情。外界的评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做好自己。”我说到这里感觉孩子释然了很多,紧绷的身体慢慢放松了,看来这个内心的框框应该困扰孩子很长时间了。“在我看来做怎样的男生、女生都是一种自我设限,每个人生而独特,每个人都不一样,做你自己好了,妈妈永远支持你!”萱萱点点头,脸上溢出了笑意。因为大人不经意的言行萱萱刻意把自己雕刻成另一个样子,可那并不是她,让孩子了解到真实,然后自己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从那天之后感觉萱萱变得自然了,不会很用力表现自己刚硬的一面。我想那部分刚硬应该化作了内心的力量。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不是吗?
萱萱穿上裙子,美美地照镜子,很享受的样子,可以感受到孩子内心的变化,更接纳自己,开始懂得欣赏自己作为女生的美丽与自信。
我们一起来到公园感受春天。我和欣欣妈妈边走边聊,孩子们也乐得自在一溜烟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看着萱萱穿着裙子欣欣妈妈对我说,我们家欣欣现在不穿裙子很抗拒,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挺爱美呀!听她这样说我把这段时间萱萱的转变跟她分享了,听我说完她怔怔地站住了,思忖了半天然后对我说,“我明白怎么回事了,难怪孩子现在特别不愿跟姥姥待在一起,也不太愿意回我父母家了。”“咋回事?”“欣欣跟我说,在姥姥家,姥姥总是指指点点,说她坐的不对,女孩子不应该叉着腿,吃饭的时候又说女孩子不能这样吃饭。有一次欣欣还问我,'为什么回姥姥家就我一个女生?你的姐姐弟弟生的都是男孩,为什么你要把我生成女孩?为啥就我是女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样。”我们两个相视一笑,终于明白也理解了孩子。
回家的路上,看着她们的背影,在万物复苏的春光里,在充满生机的年华里,愿她们拥有做自己的勇气,拥有更自由的内心,成为真实的自己,快乐的自己。
我的反思:
1,遇到问题不急于解决,耐心发现问题背后真正的问题,找恰当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
2,青春期看似突发的问题其实很多都是成长中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需要理性看待,成长中的问题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消失,需要避免的是,急于解决问题简单粗暴地处理反而将问题固化。
3,大人一些不经意的言行可能对孩子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身体力行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