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课上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制的“过山车”,从物体的位置、运动的路线、运动的快慢这三方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同时,本课也要求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作品优化改进。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以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为主线开展探索活动——借助方位盘和软尺描述小球的位置、观察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利用秒表和软尺等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并吸收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根据测试的内容将组内的过山车进行优化。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特别兴奋,有些组上课之前由于过山车出了问题,课堂一开始部分学生就在将组内的过山车进行调试,忽略了上课的内容,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及时告诉学生可以先测测看“过山车”有什么问题,过一会儿可以集中修改,并且表扬学生积极改造自己过山车的行为。
最后在测过山车快慢的时候,每个组又开始公平比较过山车的快慢,结合之前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这节课,学生在这个环节操作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