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照片里的我们,和不再说出口的爱

父亲坐在窗前,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看了很久。我走过去,他慌忙把照片塞进书页里,假装在看书。


“爸,看什么呢?”


“没什么,一本旧书。”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父子之间发生过无数次。我知道他在看什么——那是我们全家唯一一张在公园野餐的照片,照片上的我五岁,骑在父亲脖子上,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母亲还在世,她穿着那件淡紫色的连衣裙,阳光照在她年轻的脸上。


母亲去世十年了,父亲一直没再娶。他把所有的情感都藏了起来,包括对母亲的思念,包括对我的爱。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家乡小城工作。朋友都不理解,明明有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为什么要回来。我说是喜欢小城的慢节奏,其实我知道,是放心不下父亲一个人。


我们住在老房子里,我朝九晚五上班,父亲退休后每天去公园下棋、买菜做饭。晚上,我们坐在客厅各自看手机,偶尔聊几句天气和新闻。我们默契地避开了所有可能触及情感的话题,像两个合租的陌生人,客气而疏离。


直到上个月,父亲突然晕倒在家里。


我赶到医院时,他还在昏迷。医生说是过度劳累加上高血压。我坐在病床前,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深深的皱纹,第一次意识到他老了。那个曾经能把我高高举起的男人,现在瘦弱得像是随时会碎掉。


在医院陪护的那几天,我们的对话多了起来。父亲开始讲我小时候的事,讲母亲生前的小习惯,讲他们年轻时的梦想。这些话,他以前从不说。


“你妈最喜欢桂花香,所以我们才在院子里种了那棵桂花树。”


“我知道,爸。”


“你知道为什么你小时候我总逼你学书法吗?不是因为我要你成为书法家,是希望你有个能让自己静下来的方式。你这孩子从小性子急。”


“嗯,现在明白了。”


出院后,父亲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开始主动给我发消息,问我晚上想吃什么;会在微信朋友圈给我点赞,虽然从不评论;我加班晚归,桌上总有留好的饭菜,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微波炉热两分钟”。


这些细微的变化,让我想起小时候。那时父亲的爱是具体的——是雨天送来的伞,是修好的自行车,是偷偷塞在书包里的零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不再表达情感了。


昨天整理书柜,我无意中翻出那本夹着老照片的书。照片还在原来的位置,只是旁边多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是父亲工整的字迹:“小峰五岁,我们最后一次全家出游。小美(母亲的小名)笑得真好看。”


我站在书柜前,眼泪突然就下来了。


原来父亲不是不爱表达,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爱着我。在母亲离开后,他一个人扮演着两个角色,既要做坚强的父亲,又要替代母亲给予温柔。而我把他的沉默当成了冷漠,把他的笨拙当成了疏远。


那天晚上,我做了几个菜,买了一瓶父亲喜欢的酒。我们慢慢喝,慢慢聊。我告诉他工作中的困惑,他讲起年轻时的闯荡。我们第一次像朋友一样交谈,而不是扮演固定的“父子”角色。


“爸,谢谢你。” 送他回房休息时,我说。


他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拍拍我的肩膀:“傻孩子。”


没有多余的言语,但我们都知道这三个字里包含的一切。


今天下班回家,我看见父亲在院子里修剪桂花树。秋天快到了,树上已经有不少花苞。他看见我,招招手让我过去。


“今年花开得特别好,你闻闻,已经有香味了。”


我凑近闻了闻,淡淡的桂花香,像母亲身上的味道。


我们站在树下,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我想,有些爱从来不需要华丽辞藻,它藏在每一顿饭里,每一次无言的陪伴里,甚至是一张藏在书页里的旧照片中。


就像这桂花,安静地开,安静地落,香气却弥漫整个季节。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如果你们之间也有着这样沉默的爱,或许可以试着打破僵局。不一定要说“我爱你”这样浓烈的话语,可以只是一通电话,一条消息,或者周末回家吃顿饭。


因为有些爱,值得被听见,被看见,被记住。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