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乔布斯“你的孩子肯定很喜欢iPad?”。
后来《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对此有了结果,“每天晚上,史蒂夫一家会特意在厨房里的长桌子上吃晚餐,同时讨论图书、历史等各种各样的内容。没有人会拿出iPad。”
科技的飞速发展,三年的居家坚守,催生了非常多自闭症,孤独症的孩子,与自然环境接触少体验少,生活中与人互动少,接触的信息和刺激少,被动接收电子产品信息输入,感知力降低,感统失调,语言发育迟缓,注意力分散坐不住的孩子越来越多。
同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也越发出现了更多新问题,厌学,辍学比例上升,甚至提前至小学一二年级,有孩子的家庭会焦虑孩子的学习和如何使用手机的问题。当我们用尽全力为了孩子的学习倾尽所有拼了的时候,孩子的压力值也会到达极限,父母也会焦虑到无可奈烦去找咨询师。
面对孩子的抑郁,焦虑以及父母承受的复杂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努力了解几个事实:
1.孩子出现了所谓的“问题”是阶段性的,是与成长相关的,并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且永远被定义为问题孩子,有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背后可能是他看起来错综复杂的关系系统,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有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庞大的关系系统让孩子应接不暇,不知所措。有时候也可能是家庭系统出了问题,孩子在用生病唤醒缺失的爱。
2.父母的成长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专注个人成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当孩子的问题出现了,父母将会是那个最焦虑的人,一起面对是最好的选择,争论是谁的错谁的责任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只会加重问题,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解铃还须系铃人”都是我们解决成长性问题的宗旨。
在未知面前我们永远不会未卜先知,懊悔,自责,抱怨,犯错都是允许的,生命是一趟成长的旅程,孩子不期待我们完美,他们更渴望被爱,被呵护,被肯定,被欣赏。父母也不需要完美,生活已经不易,我们无法面面俱到,事事周全,遇到繁冗的事情无法分身乏术,可以借助外力,找到信赖的朋友或专业人士获得帮助,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事已成定局,而方法依然在持续生长。
3.给孩子更加广阔的世界,学习不是孩子生活的全部,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可以探索,值得体验。像乔布斯一样与孩子一起在餐桌上探讨历史,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局势,比如最近南方的洪水很多人处在危难中,河南长芽的麦子会不会引起我们的粮食供给,马斯克到上海超级工厂的演讲,他如何实现改变世界的梦想,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势,以及芒种节气的由来…
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新闻大事,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与孩子分享,探讨,只有观世界才有世界观,一个有格局心怀天下的孩子,不会局限于自己的舒适区,让孩子看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你,而不是“报喜不报忧”,学习最大其他都不用管,当学习不出彩时,当下马上坍塌,一切努力付诸东流。
做父母的我们边学习边陪伴,边修行边成长,才是放眼未来的教育。
关于作者:
生命是一趟旅程,我们相互照亮。我是花开幸福主理人,心理咨询师,正念疗愈师,疗愈系心灵成长博主,身心灵整合发展践行者。发心支持10000个人的心灵成长,我们一起向善、向内、向远方......
人生是一场向内探索的旅程。生命只为体验而来,不仅来体验痛苦,还需要体验幸福和美好。每个人都有选择让自己幸福的能力。重点是,照顾好自己,满足自己的重要需求。有时我们需要的只是,有人帮助我们识别问题,找到根源,重建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