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继续阅读《且读且写——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五章《一节课的叙事研究点》。
教师的写作灵感,最可能的来源往往是班级与课堂。一节课就包含了很多可挖掘的内容。
1.文本解读,占有材料
占有材料,第一是占有文本本身。第二,占有与文本相关的材料——可以理解成“由外而内”的解读。于永正老师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每个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也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因此,文本解读,要把自己放到文本里面去,融入其中,去获得生命的体验。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匡老师提出,除了熟读文本之外,还要弄清楚作者、文本背景和注解、文本赏析和评价、相关课例。所以,材料搜集是教师成长路上很重要的一步。
2.教材解读,直面学生
教材解读,文本细读,这两个概念貌似重复,其实不同。我觉得书中这句话最能概括:文本解读,是教师自己面对文本和作者;教材解读,则是教师带着学生去面对文本和作者。主体发生了变化。文本解读的立场是文学和文化,教材解读的立场是学生和学科。教师对文本理解得越深,才能开展适当的教学。正如格兰特·威金斯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谈道:只有明确知道预期结果,我们才能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这些结果的内容、方法和活动。
3.教学设计,寻求方法
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如果到位了,教学设计就会变得轻松起来。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更加明确了。
4.课堂生成,不求完美
课堂生成值得记录的有“教学实录”“课的微艺术”“课堂意外”。完美的值得记录,失败的也值得反思。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写作素材。
5.教后反思,全面完整
这一部分,匡老师引用了中国教师报主编褚清源先生的观点,教后反思要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整体和系统进行全息反思;二是面向细节和痛点进行切片反思;三是面向其他同类课例进行对比反思。
面向整体反思,视角可大可小,可以看看它的目标落实与否,方式恰当与否,感觉顺畅与否。
这里王荣生教授的话值得我们反思:怎样将语文教学的“教课文”变为“教文学”“教文化”,我们需要好好探索。
所谓的痛点反思,是针对我们失败的地方、不顺的地方、处理不当的地方,尤其是我们设计好了却不能按照预设进行教学的地方。
最后,匡老师总结得很到位。有一种反思,是必须坚持的:面对一篇文章,“我要教什么”“我采取什么方法教”“我为什么要教这些”“我为什么要这么教”……这些问题是我们常规教学中应该经常反思的问题,其成果不仅仅是“有东西可写”,更能有效地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