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领导汇报工作,如果领导不在办公室,可千万不要进去。这也是职场人必须要注意的一条铁律。
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领导办公室里面有许多许多“内容”,也许是某项正在签署的合同,也许是某个起草中的公司规划,当然,也可能是领导无意中想到的什么奖惩措施。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东西,比如某件物体,被别人拿走了,但是领导不知道,你进去了,领导发现东西不见了,会怎么想?
所以说,领导不在,绝对不能进领导的房间。轻则失去领导信任,重则失去工作——要是换在古代,也可能就此噶了。
别说不信,我给你举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三国时期有个名人叫郑玄,他的孙子郑小同,就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进去了“领导”房间,被领导怀疑见到了不该他看到的东西,于是给了他一杯毒酒,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郑小同同志,听说领导(司马昭)召见,屁颠屁颠的来见领导。说也凑巧,他进门之前,司马昭去了卫生间。
按说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先不要进去。也不知道是他没看清楚,还是觉得反正领导召见,上个厕所的功夫也无所谓,不管因为啥,他进去了。并且进去的时候,领导不在场。
这下好了,把自己命丢了。
好巧不巧,司马昭办公桌上,正好有一篇别人递上来的奏折,打开了,摊在桌子上,司马昭还没看完,因为内急去了厕所。
司马昭从厕所出来,看到郑小同在房间里,非常诧异,就问他说,我桌子上的奏折,你看没看?
郑小同说,我没看呐,老板。
可是司马昭不相信。因为这篇奏折太重要了,万一被这个郑小同看过,那么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的各种潜在损失,都是无法估量的。
怎么办?那就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于是,赏了郑小同一杯毒酒,结束了他的性命。
这个例子,应该有说服力了吧?同志们。
所以说,领导的房间不能随便进,一定要领导在场且领导要求进去的时候,才能进去哟。
下面是原文,大家可以参考下:
如《魏氏春秋》载司马昭害死郑玄之孙、当时颇有名望的郑小同事:“小同诣司马文王,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如厕还,谓之曰:‘卿见吾疏乎?’对曰:‘否’。文王犹疑而鸩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