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日(昨天)第四次《次第花开》第二部《佛门》,第三部《走出修行的误区》读书分享。“我们寻遍整个世界,发现佛法可以让我们的心得到安乐”。
学习佛法,最初应当归依三宝。皈依三宝,是指皈依佛、皈依法和皈依僧。“三宝”简称“佛,法,僧”。“皈依”就是“唯一”,除此之外,不信,不求,不识其他任何信仰。读到这里,因为存在信仰的的“绝对”性规定,所以还是有了自己的意见保留。书中,讲到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开悟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华智仁波切和他的弟子修法时,生活辛苦。有一天,师者获一个供养的大饼,他说与弟子分一下,一人一半。弟子推让说,老师,您吃就行了,我不要。师者就说拿刀来来分。这个时候弟子就豁然开朗,开悟了。然后,我就不明白了,开悟什么了?书中也不以明示,内心的嗔怨就陡然而生。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关于一个姓麦的同学,有一天去求见上师,被傲慢侍卫挡在门外,这同学就奋力的把侍卫推到一边,强行闯入。这时,上师从蒙面的斗篷里伸出头,一巴掌重重的拍在了麦同学的头上,并问他说:“你是谁”。顿时,麦同学当时就开悟了------哪位,书友,能明示一下,开悟啥了吗?
接下来,对这部分内容,稍作几个提炼:①“关于无常”。有人认为无常只是人生的一种机遇,像逆境,只要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就可以规避。可是人们极力排斥的恰似生活本身,除了变化,生活中还有什么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四季更替,人事代谢,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无一不在变化之中。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无常,以一种方式提醒我们,不要沉溺在安全的幻梦中,没有永恒不变,没有万无一失。如果现在不开始关注精神修持的话,这一生很快将在盲目的追逐和焦虑中空耗过去。
②“与他人的联系”。我们总是以疏离的视角看待世界,就像“刷短视频”,看客的心里,看他人。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这些行为的后果很快显现,而有些后果却要等到很久之后才能看到它的结果。我们也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人与世界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慈悲心的培养是必要的。如果我们想最终免于痛苦,就不要伤害他人。如果我们想快乐就创造条件,让他人快乐。我们遭遇的困难痛苦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你若能以积极心态对待他,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而且还会成为新的善因的开启,一串正面的反应。连接前世今生,来世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灵魂,而是未断的因果。大莲花生大师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式,看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是看看你目前的行为。”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应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③“关于忍辱”。忍辱,在现代人的字典当中,似乎与自虐之类的词连在一起。大多数人不屑于这种品质,但是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求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④“出离心”。为什么修行不能持续的改变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让很多人脱胎换骨,自由觉悟的佛法,到了我这里就总是失效呢?也许答案就在我们把生活抓得太紧,无论自觉或不自觉,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太重要了。工作、家庭、金钱、生育,我们希望这一切尽在掌握中。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里握的沙抓的越紧,流失的越快。在无常面前,以强化生活和自我为目的的修行变得支离破碎,收效甚微。我们若能放松,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关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修行上,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糟放松,可以说是修行的第一课。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种称为自在。应该把窗户打开,看外面的虚空宁静而广阔,尽量放松身心,凝视天空,慢慢把心融入天空中,安住。
⑤“趋利避害”。大概是所有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然而对此上瘾,有人称之为纵欲。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愿意纵欲,因为“纵欲”是人们逃避不安的习惯性方式。我们孤独、烦闷或感到有压力的时候会喝酒、暴饮暴食、购物上网或窝在沙发里不停地换电视频道,反正就是不想留一点空间给自己去,面对那份孤独、烦闷或压力。我们想免于痛苦,可是作为上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不如,把心打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前两天,老友们相聚,其中一位说感叹,因为孩子上初中、高中的原因,无暇与大家常聚,多少有些歉意,现在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了,做父母的终于解脱了,原本,理应轻松快乐,然而,孩子一离开自己,每天下班后,看着“空空的家”,连吃饭,上班的心情都没有,就一味的刷手机,好像,只有这样,才不会多想------。我们以为“会快乐”但似乎并没有发生,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寻求的安乐?
⑥“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强的习惯。虽然我们都知道佛陀的教诲,“我执”乃痛苦的根源。但回到生活当中,我们依然把好的都留给自己,自以为是,特别在意自己的那一套,遇到问题就责怪别人。抓取,这个动作暗示内心的恐惧,有那么害怕“失去”,就会有多么疯狂的喜欢“获取”,就像,我们为社么那么喜欢购物,囤积----。书中说用“给予”来消除那种贫乏的感觉,从抓取转向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因为不管愿不愿意,我们一生都在失去青春、欢笑、泪水、成功、失败,乃至整个世界都会离我们而去。“给予”的关键不是这样做,到底能为他人解决多大的问题,而是我们借此学习,放下自己执着的外在行为,久而久之会影响心态。
⑦“急于判断”。通常情况下,面对一件事,第一反应都是“己立场”的角度判断对错,有利有害,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开始发表看法或做出情感反应,因为有“角度”的存在,所以一定会有“视觉”的障碍,“沟通”也就产生了离析,让我们很难看清认识事物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