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种新药或者新式疗法投放应用之前都经过怎样辩证检验吗?请随我来!
以下是医学文明的绝佳证明——“双盲测试”的实验方法:
发药的人知道所发之药中有的只是“无害的非药物”,但不晓得发给了谁;吃药的人以为大家吃的全是一模一样的新药,却不知有人拿到的只是“无害的非药物”,只有让双方都存在一个合理的“盲区”,最终验证的药效才是客观的。
发药的人如实观察并记录吃药的人之全部病情发展,最后统计有效和无效两种结果,并分析这两种结果到底是服用新药还是吃了“无害的非药物”造成的。
可能读者已经猜到了这是规避“安慰剂效应”的。
想必大伙听过一个“杀人无痕”的玄乎故事:
故意把人带至一僻静所在,蒙眼,以钝器之类假装割其手腕,旁有一“吧嗒”滴水装置,造成一直流血几近枯竭之感,这人终因深信自己的血滴声而活活吓死。
虽然有脑之人不至于如此好骗,心理暗示的莫大影响却从此可见一斑。
双盲测试能够破处安慰剂效应的原理,除了医学科学方面的巨大作用,还能引申至许多领域的严谨逻辑思维:
比方说,企业评判员工的好坏,教师看待学生之优劣,不该提前武断地进行对立阵营的划分,一个主管如果不知某下属曾经的错误真心教导、提拔,没准在别的部门不行的人转战调岗后却很给力;一位老师听说这批学生测出来智商特别高、自律力也更好,于是乎关怀备至、悉心培育;而另一拨学生顽劣不化、能力平平,遂处处鄙视,果不其然……
愿逻辑提升理性,减少这类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