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
这“鼓励”“批评”“平台”“机会”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并非每一个人都成长起来了。就像这地球上的空气、阳光和水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每一朵花都能结果。所以成长与否全在自身。
通过职业,除了获得相对比较体面的物质生活条件,更赢得精神上的价值实现感。通俗一点说,就是获得一种源于人性的成就感和尊严感。再说的更加“大白话”一些,就是为了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白活,值啦!”
当然不是一开始就想那么远,而是在人生的路途上一步步走着,便不断的想再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看自己究竟能够走多远。
干干净净的做人,做人简简单单的教书。
内心的宁静可以抵御外在的任何风暴。
“四个不停”,即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一片爱心”,即爱教育,爱孩子。
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自己培养自己”,不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惊讶的“我”,而这个“寻找”的过程是没有止境的。
【观念与情怀】
【名师是“打造”出来的吗?】
所有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过程。
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别说什么“打造”了,如果一定要说“培养”的话,那个培养者是自己。“生长”的过程的确需要空气、阳光和水,但这些条件都是普惠于每一个人的,那为什么并不是人人都能“生长”(成长)呢?因为“生长”是生长者自己的事。既然如此,那么作为年轻教师,就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打造”,而应该有“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念、行动和毅力。陶行知是谁“培养”的?晏阳初是谁“打造”的?没有斯霞、钱梦龙、于漪、孙维刚……不都是自己“生长”起来的吗?
【“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马克斯.范梅南
【何以迷恋“应试教育”的锁链】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改革对应试教育的高手们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时代发展潮流的把握,对最前沿人文科技成果的关注,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对不同学生个性与潜质的分析,对课程的设计,研发与实施等等,都会让那些习惯于依赖教参与教辅“年年保高三”的书匠们束手无策,因而哀叹“不会教书了”。
【我是怎么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
刻意的拒绝和刻意的追求,都证明你太在意了。一切顺其自然。
其实“名人”也好,“专家”也好,都是种自然而然瓜熟蒂落的结果,并不是功利般“孜孜以求”的“成果”。
【和教育恋爱,并结婚】
教育不是外在的强迫,而是自己的选择;不是为别人做,是为自己做。就是我所理解的“职业认同”。
【因为单纯,所以幸福】——关于“李镇西研究会”
一个教师,只要不停的实践,不停的思考,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写作,是可以成为一个享受职业幸福的人。
成长是一种自觉选择、自主发展和自由生长。
【教育要有“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述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
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不朽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深情的写道:“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感悟】
现实生活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对教育的本真,多了计较,多了抱怨。
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
机会就在那里,平台就在那里,可是自己成长不起来,是自己没有真正的踏踏实实的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