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式思维
1、先搞清楚问题,后选择方法
一看到问题,马上就想答案,是典型的“学生”思维。所以当面对一个问题,第一步要做的,是去收集信息,用产品经理的话就是——采集需求。
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
我们发现,当没有去收集、分析信息时,虽然也能提出很多方案, 但在真正实施时会碰到很大的困惑——到底怎么做更好呢?
而转变为产品经理式的思维后,可以获得两大好处:
第一, 有了更多选择。也许一些更优的方案就在这个“更多”里。这应了“更多选择,更多欢笑”这句麦当劳多年前的广告词。
第二, 可做价值判断。对性价比的评估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
2、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
每个人每天会以用户的角色接触成千上百件产品,所以习惯以用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应为这是一种简单、直接、更舒适、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
要做好产品经理,就必须要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即具备“同理心”。所以,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要有能力切换成用户视角来发现产品的问题。
3、从现象看本质
产品经理看到一个现象时,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希望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除了看问题的深度,产品经理碰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没有完美的方案,只有去用心研究,才能够找到相对合理的方案。
产品经理的职业病
1、热爱生活,好奇心
只有对各种新鲜事物了如指掌,才能发现商机。所以具备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应是产品经理需要具有的素质。只有保持充分的好奇心,才能更深层次的挖掘需求,以满足用户或是市场对产品的要求。
2、创新精神,勇于尝试和持续学习
3、理性主义,完美主义
(1)对关键细节的追求
(2)要有大局观,知道战略比战术更重要
(3)具备现代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能力
4、善于沟通,团队精神
5、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产品经理四个可能的发展方向
产品架构:定义规划产品,确定产品定位,规划、把握产品对的节奏,对产品进行宏观把控,对经验要求较高。
产品设计:负责产品细节设计。2C的产品,需要和交互设计紧密配合,注重用户体验;对于海量用户产品,细节设计会产生很大价值,但职业天花板相对低;2B的产品,主要是业务逻辑、流程、规则的设计。
产品管理:相狭义的管理,偏资源协调、跟进实施和团队建设,有点像项目管理,负责吧产品作出来。
产品运营:负责产品大运营,解决产品“有人用”的问题,建立产品与用户的通路,负责营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