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时候,几番执笔想要写些什么,理一理烦扰的思绪,却几度作罢。直到今日,翻看周国平的散文集,一团乱麻才理出些许头绪来,终于再拾起笔来。
自从上了大学以来,我曾多次就自己的生活,思考过“幸福”二字。无他,围绕着家庭和爱情两个方面。之前没有这种困惑,一则是我的家庭算得上和谐,所以一直觉得幸福很简单,无须多自扰;二则是未及情爱,问题少了一个维度,自然简单清晰得多;三则是年岁渐长,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在转变,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
谈及家庭,自然会涉及到孝顺。我向来认同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与责任应该是双向的。于我,双亲皆为农民出身,生活不至拮据,但要供我们兄妹几人上大学,也是一抹汗几多辛酸。我的父母虽然自身接受的教育不多,但胜在开明,加上人生阅历总比我们为人子女的要多得多,绝对值得我们的尊敬。更别说他们对我们的爱,真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唯更爱,无以为报。
大一的时候,我们的英语口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presentation任务,本来只是以完成作业的态度去完成的,不料收获更多。当时我们小组以家庭教育为主题和老师进行交流,她让我们用一句话去表述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我说的是“他们倾其所有,我无以为报”。从心而已,脱口而出。可当最后她问我们,等有一天我们也为人父母了,是否会采取和我们父母同样的教育方式,若会,又能做到几分的时候,我沉默了。那天结束之后,我回到宿舍之后想了很久,我想在教育方式上,我会从我爸爸妈妈的身上学到很多。但我想我是无法做到他们那般的。也就是在这一天,我蓦然回头去看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突然发现,他们的生活除了我们几个孩子,似乎就没有其他重心了。用20多年的时间,他们将我们兄妹几个一路从小学送入大学。如今,哥哥们也都相继成家了,我也毕业了。他们的重担,看似可以卸下了,可是必然的衰老和积累的伤病又成了新的负担显现出来。小的时候,他们和我们说,只要我们健康长大,学有所成,那么再多的辛苦对他们来说都是值得的。我们也以为,等到我们长大了,接过了家庭的重担,他们就可以不再操劳了。可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责任可以分担,可是青春是永远无法挽回的,伤病亦是永远无法代替的。
其实在更小一些的时候,我曾经羡慕过那些家庭更为富裕的孩子,也觉得他们的父母好像更为成功。因为在物质方面,很多对我们来说奢侈的事情,对他们来说是那么地轻松。但后来我开始意识到,我的父母也是从儿时走来。他们有自己人生既定的起点,他们那么努力地去生活,竭尽全力来给我们创造更高的起点。那么,这样的起点,对我们来说,不就是最高的吗?至于终点在哪里,才是我们对他们,对自己,最大的交待。
以前,总是父母在教导我们。上了大学之后,我慢慢发现,其实我这么多年来所受的教育,所获的成长,其实也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弥补。就像我妈说过的“我不会逼你们去学习,但我深受没文化的苦,所以我必须拼命为我的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我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样的机会”。于是我开始试着去引导他们。其实第一次当面对爸爸妈妈说爱你的时候,双方都很害羞,可慢慢的,每一次离家的时候妈妈也会习惯抱抱我,亲亲我了;第一次起哄让爸爸牵妈妈的手的时候失败了,但现在爸爸也会把老婆是要疼的这种话说出来了;第一次教他们玩微信的时候,他们是那么地不自信,现在,都会嫌我们的表情包不可爱了;第一次介入他们的冷战的时候,其实我自己也很踌躇,可现在他们会主动让我们来评理了······
幸福是需要添砖加瓦的,一份爱里的人都在投入着,那么属于每个人的幸福才会越来越多。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哥哥们也一直是我的指引。可以说,我们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吻合的,因为同根同源。而他们总是比我先去经历,再回过头来与我分享他们的感想。在爱情观方面,比起父母,其实与他们的交流会更多。他们俩都是从初恋到婚姻,认准一个人就奔着白头偕老而去。我也羡慕一生一世一双人,所以不敢轻易开始,却还是跌跌撞撞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初恋。
我与他是高中的同学。基于我从未有过早恋的念头,所以直到毕业后他才和我挑明了心意。我没有接受,加上后来高考失利,我回去复读,这桩事自然搁一边了。一年后,他又联系上我,见了一面,他说喜欢的感觉依然在,至少许他等待。是感动的。接下来的日子不咸不淡,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天的微信都有他的一句晚安。我的性情应该是偏冷的,除了对家人,在其他感情方面,其实缺乏热情,性格却有点急躁。但经历了高四一年后,有了一些改变。特别懂得了坚持的珍贵,也慢慢学会了收敛脾气。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也就和这么一个男孩子密切接触过。他给我的第一个拥抱,有些踏实,有些萌动。那天回去后我第一次主动和哥哥聊起了情感问题,他说心动的感觉只有自己知道,心动了,如若合适的话,问问自己是否愿意一往而前。他给我讲了自己的恋爱经历,作为参考,让我自己做选择。学期结束的时候,我选择了给彼此一个机会。他的性格其实和我截然不同,为人更为热情,更为包容。但我们的这段感情却没能走到最后,甚至坚持不到一年。他说我们的感情是细水长流的类型,但这背后其实是他的克制,和我的无所适从。彼此都在试探,他因为爱得更早,更多,所以小心翼翼;我因为情感上处于被动,却被赋予了主动的权力,反而更无措,无所适从。是我提的分手,他让我再冷静考虑,而后尊重了我的选择。
结束的时候,大哥只问了一句,有没有被欺负,我说没有,他便无再多言。关于这段感情,我一直觉得是我抱歉更多,喊了开始,却没能付出对等的情感。我问过二哥,我这样是不是有点坏。他说我是个傻姑娘。那时我没懂。
现在,这段感情过去也快两年了。受周先生的启发,我尝试去分析其中的是非缘由。周先生说“也许爱情永远是个谜,任何人都无法说清自己所期待的‘唯一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期待着什么样子的“唯一者”,但恋爱相处的过程中,我至少能感受到他原来不是我想要的“唯一者”,这样的怀疑让我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急急喊停。但周先生又说如果把幸福寄托在千分之一的相遇上,幸福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我又错误地寄希望于遇见一个绝对理想化的“他”。
或许我对这段感情真正不能释怀的地方,不是对“他”感到抱歉,而是对自己的懊恼,怨自己既然不爱,就不应该开始。如今,使我释怀的,是周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一个二律背反——爱与孤独。在我们俩相处的一年里,于我最大的一个转折,是我妈妈突然而至的一次急诊抢救,幸好有惊无险,但过后其实我的心就全然偏向了家庭。爱情不像亲情,它似乎需要很多的时间去证明两个人是相爱的,特别是在感情的初期。但那个时候的我,突然不愿意为了“他”而牺牲那么多原本可以投注在家庭里的时间与感情。这个想法或许偏激了,但对当时徘徊中的我,无疑是一剂猛药,不一定合适,却是可以最快见效的。
说到底,在这段感情里,我是不成熟的,但也不后悔。只是以前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只能有那么多,非此及彼。现在才发现这种想法有待商榷。那么,一个人的幸福到底可以有多少呢?往后的岁月里,再见真章吧。